秦桧(公元1090--1155年)字会之,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宋徽宗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登进士第,官至宰相,南宋权奸,“十大奸相之一”,杀害岳飞首凶。

主要作品:《北征纪实》。
主要事件:绍兴和议。

轶闻故事:《太师椅》《油炸桧》《东窗事发》《惧内断后》《富可敌国》《睚眦必报》《一言治罪》《秦桧送鱼》《遗臭万年》《知人善任》。

《秦桧送鱼》秦桧第二次拜相时,妻子王氏应吴皇后之邀,进宫赴宴,席间有一道菜是清蒸鲻鱼。鲻鱼美味可口,广泛盛产于南方沿海,但高宗南渡之后,边事吃紧,很少能吃到。吴皇后就问王氏有没吃过这种鱼,当时秦桧家中有各地的贡品,王氏就如实回答说吃过,而且个头比宴席上的还要大,并承诺回去后给吴皇后送上一些。王氏回家后,将这件事告诉了秦桧,秦桧大惊失色。相府有皇室贡品,这会引起高宗怀疑,对自己的仕途极为不利。但秦桧马上想到了应对之计,就让王氏带了几十条青鱼进宫进奉,以避免这场潜在的风波。吴皇后看了,果然打消了疑虑,笑着说:“我说秦桧怎么会有鲻鱼,原来是把青鱼和鲻鱼搞混了啊。”
《油炸桧》据民间传说,岳飞被秦桧夫妇施计杀害于风波亭,军民对此无不义愤填膺。临安一户小吃摊贩得知消息后也深感不忿,就搓捏了形如秦桧和王氏的两个面人,绞在一起放入油锅里炸,并称之为“油炸桧”。人们为了发泄愤怒,便争相购买。随着顾客越来越多,店铺就简化制作工序,直接把两条面缠绕起来油炸,成为现今常见的炸油条。至今,有些地方仍有把油条称为油炸桧或油炸鬼。 其实,油条的起源要远远早于宋朝。早在南北朝时期,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就记录了油炸食品的制作方法。唐代刘禹锡(一说苏轼)也在诗歌《寒具》中描述过油条的形状及制作过程。但毫无疑问,油炸桧、油炸鬼之名是始于南宋时期,且和秦桧密切相关。
《太师椅》太师椅是中国古家具中唯一用官职来命名的椅子,太师椅之名最早见于宋人张端义的《贵耳集》,据张端义记载,北宋时期的交椅只有一种样式,形似栲栳,大小官员都喜欢使用。有一次,太师秦桧坐在国忌所的交椅上,一仰头,无意中头巾掉到了地上,京尹吴渊看在眼里,便设计了一种荷叶托首,命工匠依样打造,安装在国忌所的校椅上,命名为“太师样”。 由于这种样式是专为秦桧设计,太师椅一名遂由此产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