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公元1019--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

司马光,宋仁宗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举进士甲科,屡迁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
谏院等。英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进龙图阁直学士。三年,撰《通志》八卷奏呈,颇为英宗重视,命设局续修。宋神宗即位,擢翰林学士,名其书曰《资治通鉴》,并亲自作序。王安石当政,推行新法,司马光极力反对,其意见不被采取,乃求外任。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以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次年,改判西京(今河南洛阳东)御史台。从此居洛阳十五年,六任闲职,皆专意编纂《资治通鉴》,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书成。哲宗即位,太皇太后高氏听政,召司马光为门下侍郎,进尚书左仆射,成为反对变法的领袖人物。他任相不到一年,尽罢新法。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病死,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司马光学识渊博,史学之外,音乐、律历、天文、书数,无所不通。但不喜释、老之学。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北宋著名大臣,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历十九年编纂《资治通鉴》,是与《史记》齐名的两大历史巨著之一,在史学界有崇高地位。是北宋保守派领袖,一生与王安石新法作斗争。“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天下皆知。

主要作品:《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
主要成就:主持编纂《资治通鉴》;历仕四朝,政绩卓著。
轶闻故事:《家庭影响》《破瓮救友》《诚信卖马》《低调淡泊》《坚不纳妾》《典地葬妻》《藏书故实》《洛阳耆英会》《交趾进贡麒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