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熙载(公元902年-
970年8月31日 ),字叔言,原籍南阳(今属河南),后迁居潍州北海(今山东潍坊)。韩熙载为后唐同光四年(公元926年)进士。后南奔归吴,为校书郎,出为滁、和、常三州从事。南唐烈祖时,召为秘书郎。元宗嗣位,屡迁至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后主李煜时,改吏部侍郎,徙秘书监。后任兵部尚书,充勤政殿学士承旨。他目睹国势日蹙,且以北人南来,身处疑难,遂广蓄女乐,彻夜宴饮以排遣忧愤。坐托疾不朝,贬太子右庶子,分司东都。复召为秘书监、兵部尚书。官终中书侍郎、光政殿学士承旨。于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去世,年六十九,获赠右仆射、同平章事,谥号“文靖”。
韩熙载高才博学,又精音律,善书画。为文长于碑碣,颇有文名,当时求其为文章碑表者甚多。其所撰诗文颇多。有《韩熙载集》、《格言》等,今皆佚失。《全唐文》、《全唐诗》、《全唐诗外编》等存有其诗文。韩熙载因是北人,始终没有得到重用。李煜刚即位时,猜忌心很重,鸩杀了很多从北方来的大臣,韩熙载为逃避李煜猜疑而故意纵情声色。李煜对韩熙载的放荡行为很不满意,就派画家顾闳中潜入韩家,仔细观察韩的所作所为,然后画出来给他看。这幅画今天珍藏在故宫博物院,即名为《韩熙载夜宴图》。
五代十国南唐时名臣、文学家。其所作制诰典雅,人称“有元和之风” ,与徐铉并称“韩徐”。江左称其为“韩夫子”,时人谓之为“神仙中人”。
主要作品:《定居集》《拟议集》《格言》等。
主要成就:高才博学,精音律、善书画,与徐铉并称“韩徐”。
轶事典故:《探囊取物》《不惧权贵》《陶谷赠词》《夜宴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