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华夏古代名人》隋朝之刘焯(415)

(2020-10-13 09:05:14)
标签:

365

刘焯

历书

天文

历史

分类: 旷世.名人大家
《华夏古代名人》隋朝之刘焯(415)

   刘焯(zhu(公元544—公元610年),隋朝天文学家,今字士元,河北冀县人。

   代表作品:编著《皇极历》,著有《稽极》卷,《历书》卷。

   科学贡献

   1、在编著《皇极历》时,首次考虑视运动的不均匀性,并主张改革推算二十四节气的方法,废除传统的平气,使用他创立的定气法。这些主张,直到1645年才被清朝颁行的《时宪历》采用,从而完成了中国历法上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大改革。

   2、刘焯力主实测地球子午线。源起是中国史书记载说,南北相距千里的两个点,在夏至的正午分别立一八尺长的测杆,它的影子相差一寸,即千里影差一寸说。刘焯第一个对此谬论提出异议。后于724年,唐张遂等才实现了刘焯的遗愿,并证实了刘焯立论的正确性。

   3、他较为精确地计算出岁差(假定太阳视运动的出发点是春分点,一年后太阳并不能回到原来的春分点,而是差一小段距离,春分点遂渐西移的现象叫岁差),定出了春分点每75年在黄道上西移度。而此前晋代天文学虞喜算出的是50年差度,与实际的71年又个月差度相比,刘焯的计算要精确的多。唐、宋时期,大都沿用刘焯的数值。

    刘焯的创见和一些论断,在当时未被采纳,但却在后世被接受,或在他的研究基础上发展、改进,这是中国历法史上的重大突破。

《华夏古代名人》隋朝之刘焯(415)

    轶事典故:刘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为人却心胸狭窄,贪财吝啬。眼见得自己的学问形成了一个潜力极大的市场,当即念头一转,就做起学问生意了。不向他送见面礼、或者送少了礼的,根本就得不到他的真正教诲。这样一来,人们对他所做所为由崇拜转为失望,并开始看不起他。等到他满腹经纶化作不菲的财富后,他的门庭也开始冷落。因为处世失当的副作用,刘焯后来又卷入一次朝廷冲突,再一次充了炮灰,被流放到边关充军。最后去世时,好友刘炫为他请赐谥号,却得不到一个大臣的拥护。就是他的代表作《历书》,本是一部含金量极高的天文著作,因与太史令张胄玄的观点相左而被排斥。直到多年以后,他的学术观点逐渐被世人所识。然而,正是因为做人方面的缺陷,他的作品始终不能与一些划时代的东西相提并论,哪怕它本身已含很高的科学价值。刘焯的才华,即便与他的为人处世有不相协调的出入,但尊重知识的后人还是给了他一个公正甚至超常的评价。遗憾的是,千百年之后,人们记起、说起的只有《历书》,而没有刘焯这个人,吃水忘了挖井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