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安东晋时期杰出的佛教学者(公元312--385年),常山扶柳县(今河北省冀州境)人,生缝世乱,父母早亡,由外兄孔氏抚养,七岁开始读书,到十五岁的时候,对于五经文义已经相当通达,就转而学习佛法,十八岁出家,因为形貌黑丑,不为他的剃度师所重视,叫他在田地里工作,而他一点没有怨色。几年之后,才向剃度师要佛经读,由于他有惊人的记忆力,使他的师父改变了态度,就送他去受具足戒,还准许他出外任意参学。大约在他二十四岁的时候(东晋成帝咸康元年,公元335年),在石赵的邺都(今河南省临漳县境)遇见了佛图澄。佛图澄一见到他就非常赏识,对那些因他丑陋而轻视他的人说,此人有远识,不是你们所能及。因而他就师事佛图澄。
东晋孝武帝太元四年,前秦苻坚攻克襄阳时说:“朕以十万之师攻取襄阳,唯得一人半。”此一人指的正是道安大禅师。自汉以来,佛学有两大系,一为禅法,一为般若,道安实为二系之集大成者。他提倡“本无”(即性空)之学,为般若学六家之一;道安重视般若学,一生研讲此系经典最力,同时重视戒律,搜求戒本至勤,又注意禅法,对安世高所译禅籍注释甚多。由于道安综合整理了前代般若、禅法、戒律等系佛学,遂使原本零散的佛学思想,得以较完整的面目呈现于世。道安大师被视为汉晋间佛教思想的集大成者,又因道安大师出生时手臂多长一块皮肉(皮手钏),时人称“印手菩萨”,确立戒规,主张僧侣以释为姓。弟子甚多,遍布南北,慧远、慧持等名僧皆出其门下。
主要成就:汉晋间佛教思想的集大成者;制定戒规;
翻译注释禅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