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导(公元276-339)字茂弘。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东晋政治家,书法家,能臣、权臣,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王衍之族弟。西晋末年八王之乱时,曾参东海王司马越军事,早与琅邪王司马睿交好。王导为其谋主,推心亲信,每事咨询。为提高司马睿的威望,王导竭力笼络江东士族,主动拜访江南首望顾荣、贺循,司马睿命他们参与军府政事。荣、循转相荐引纪瞻、周玘、张闿等名流。司马睿才得以站稳脚跟。王导外倚扬州刺史王敦的实力,内则利用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经济条件,协同江南士族,希图一起“戮力王室、克复神州”。司马睿视王导为萧何,朝野号为仲父。建兴四年(公元316)刘曜攻陷长安,俘愍帝,西晋亡。建武元年(公元317)司马睿即晋王位,任王导为丞相军咨祭酒。次年,晋王称帝,百官朝贺,命王导升御床共坐,他再三固辞。进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他为政宽简,对士族息事宁人,自奉较俭约,仓无储谷,衣不重帛。他历仕晋元帝、晋明帝、晋成帝三朝丞相,稳定了东晋的偏安政权,从而形成南北对峙的局势,为东晋中兴名臣之最,是东晋政权的奠基人之一。
王导善书法,以行草最佳。他学习钟繇、卫瓘之法,而能自成一格,在当时有很高的声望。有草书《省示帖》、《改朔帖》传世。他侄儿就是书圣王羲之。
主要成就:拥立元帝,建立东晋。
主要作品:《省示帖》《改朔帖》《麈尾铭》。
典
故:《楚囚相对》、《休戚是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