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秀画像
裴秀(公元224--271)字季彦。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魏晋名臣,官至司空、地图学家。东汉尚书令裴茂之孙、曹魏光禄大夫裴潜子。,少年时便颇有名气,后被大将军曹爽辟为掾(yuàn)属,袭爵清阳亭侯,又迁黄门侍郎。高平陵之变后,因是曹爽的故吏而被罢免。此后历任廷尉正、安东将军及卫将军司马,参与谋划军国之政,参与平定诸葛诞叛乱。因功转任尚书,进封鲁阳乡侯。魏元帝继位后,进爵鲁阳县侯,任尚书仆射。咸熙元年(公元264年),受命负责修改官制,又提议恢复五等爵制。五等制恢复后,获封济川侯。他建议立司马炎为世子,司马炎继位晋王后,拜裴秀为尚书令、右光禄大夫。西晋建立后,加左光禄大夫,封钜鹿郡公。泰始三年(公元267年),升任司空。泰始七年(公元271年),裴秀因服食寒食散后饮冷酒而逝世,年四十八,谥号"元"。
有文集三卷。所绘《地形方丈图》,是缩编的晋地图,图均亡失。在《禹贡地域图序》中提出制图六体,为中国传统的地图制图奠定理论基础,开创了中国古代地图绘制学。影响中国地图制图1700多年。编绘《禹贡地域图》十八篇,是中国迄今可考的最早的历史地图集。李约瑟称裴秀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与古希腊著名地图学家托勒密齐名,是世界古代地图学史上东西辉映的两颗灿烂明星。
主要成就:开创中国古代地图绘制学;修改官制,提议恢复五等制。
主要作品:《禹贡地域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