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华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稿》

(2020-06-10 09:42:55)
标签:

365

颜真卿

行书

时评

收藏

分类: 旷世.名人大家
中华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稿》
颜真卿 《祭侄稿》
中华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稿》
颜真卿 《祭侄稿》

       颜真卿《祭侄稿》释文: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从父涂去)。叔银青光禄(脱大字)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阳县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於亡姪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璉。阶庭兰玉。(方凭积善涂去)。每慰人心。方期戩穀。何图逆贼开衅。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制涂去改被胁再涂去)。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恐涂去)。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拥眾不救涂去)。贼臣不(拥涂去)救。孤城围逼。父(擒涂去)。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為荼毒。念尔遘(gòu )残。百身何赎。呜乎哀哉。吾承天泽。移牧河关。(河东近涂去)。泉明(尔之涂去)比者。再陷常山。(提涂去)。携尔首櫬。及兹同还。(亦自常山涂去)。抚念摧切。震悼心顏。方俟远日。(涂去二字不辨)。卜(再涂去一字不可辨)。尔幽宅。(抚涂去)。魂而有知。无嗟久客。呜呼哀哉尚饗(xiǎng)。

       《祭侄稿》书于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由两纸接成,纵28.2 厘米,横72.3 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稿是颜真卿为堂侄季明所写祭文的草稿,追叙常山太守颜杲(gǎo )卿父子抵抗安禄山叛乱而死的事迹。

       这是一篇“原生态”的文章草稿。《祭侄稿》因匆匆起草,无心作书,不计工拙,任由一腔忠义、悲愤、痛悼之情,通过心腕交应倾泻于纸上。可以说,《祭侄稿》是由真挚感情浇灌出来的杰作,是心灵的奏鸣曲,是哀极愤极的心声,是血和泪凝聚成的不朽巨制。在“忘情”状态下的无意识的表现手法使作品产生出无比优美的艺术效果。

       用笔沉涩凝重,飞扬劲疾。时而浓墨重写,有如黑云压城;时而渴笔驰骋,好似狂飚扫叶。茂密处如千军聚围,水泄不通;疏朗处于旷野走马,空阔无限。全文一气呵成,常常写至枯笔,更显苍劲流畅,大有一泻千里之势,不愧是“颜体行书第一”,“天下行书第二”。

        其线的质性遒劲而舒和,与沉痛切骨的思想感情融和无间,此尤为难能可贵。在书法技巧中这是最难的技巧。在中国书法史上唯有此一件作品最为遒劲,且和润。所谓“干裂秋风,润含春风”,也唯此作品能当之。元代鲜于枢评此作为天下第二行书。“天下第一行书”已被王羲之《兰亭序》率先占有,故此作不得不屈居第二位。

中华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稿》
颜真卿 《祭侄稿》局部
中华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稿》
颜真卿 《祭侄稿》局部
中华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稿》
颜真卿 《祭侄稿》局部
中华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稿》
颜真卿 《祭侄稿》局部
中华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稿》
颜真卿 《祭侄稿》局部
中华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稿》
颜真卿 《祭侄稿》局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