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文:元佑三年春帖子词翰林学士臣苏轼进:蔼蔼龙旗色琅琅,木铎音数行宽大。诏四海,发生心,圣主忧民未解颜,天教瑞雪报丰年。苍龙挂阙农祥正,父老相呼看籍田。宝册琼瑶重,新庭松桂香。雪消春未动,碧瓦丽朝阳。仙家日月本长闲,送腊迎春岂亦然。翠管银罂传故事,金花彩胜作新年。苇桃犹在户,椒柏已称觞。岁美风先应,朝回日渐长。东风弱柳万丝垂,的皪残梅尚一枝。茧馆乍欣蚕浴后,禖坛犹记燕来时。彩胜镂新语,酥盘滴小诗。升平多乐事,应许外廷知。扶桑初日映帘升,已觉铜瓶暖不冰。七种共挑人日菜,千枝先剪上元灯。
赏析:苏轼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位全才,诗、词、书、画俱绝;又是一位奇人,生于忧患,命运多舛,但为人豁达、豪放,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历史文化名人。在文学上可谓宋代魁首,在“帖子词”上尤具极高造诣。
帖子词又叫春帖子词、端午帖子词,指宋代每逢佳节,命词臣撰写、然后黏于宫中壁上的诗词。虽属五、七言绝句,但因是组诗,所以不列入五、七言绝句。本幅《帖子词》书法作品,就是苏轼于元佑三年(1088)春写的组诗,其内容是帖子词“皇帝阁”六首之一:“霭霭龙旗色,琅琅木铎音。数行宽大诏,四海发生心”;之四:“圣主忧民未解颜,天教瑞雪报丰年。苍龙挂阙农祥正,老稚相呼看藉田。”春帖子词“皇太后阁”六首之一:“宝册琼瑶重,新庭松桂香。雪消春未动,碧瓦丽朝阳”;之四:“仙家日月本长闲,送腊迎春岂亦然。翠管银罂传故事,金花彩胜作新年。”春帖子词“皇太妃阁”五首之一:“苇桃犹在户,椒柏已称觞。岁美风先应,朝回日渐长”;其五:“东风弱柳万丝垂,的皪残梅尚一枝。茧馆乍欣蚕浴后,禖坛犹记燕来时。”春帖子词“夫人阁”四首之一:“彩胜镂新语,酥盘滴小诗。升平多乐事,应许外庭知”;其三:“扶桑初日映帘升,已觉铜瓶暖不冰。七种共挑人日菜,千枝先剪上元灯。”此卷即从每阁中选取两句完成。
此幅《帖子词》创作于元佑三年,此时的苏轼在官场上已是正三品的翰林学士,心情与在黄州时自是大不相同,作品的风格较《黄州寒食帖》更为内敛与平淡。作品的用笔以中锋为主,侧锋为辅,圆浑饱满,酣畅儒雅。从结体上看,自体较为扁平,跟苏轼写字采用“握笔”法有关,后来黄庭坚说他的字“石压蛤蟆”就是对他书法结体特点的形象总结。另外从风格来看,仍然保留了早期学徐浩、颜真卿的笔墨语言,字体较为宽绰、厚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