苌弘(?─前492),东周蜀人(资阳市忠义镇高岩山人),字苌叔,周代著名学者、政治家。少年时喜欢读书,通晓天文、历数,精于音律、乐理。故孔子入周时,问礼于老子,访乐于苌弘。同时,苌弘还有渊博的历史知识,对天文、卜筮等皆有深入的研究。这些在其政治活动中就表现为对许多事情的推断和预测屡屡言中,深为周王及众臣们所信服。
孔子老师苌弘,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而且对乐特别精通。中学语文课本选有韩愈《师说》一文,其中有孔子师苌弘、老聃,老聃即老子李耳。今资中县发轮乡龙水村有“苌弘祠”、“苌弘读书台”遣址。据《史记·封禅书》:“苌弘以方事周灵王”。《天官书》言天数者称“周室史佚、苌弘”至周景王时仍任大夫,常应对星象吉凶征兆之事。周敬王即位(前519),因参谋迁都辅佐兴邦有功,升任内史大夫,执掌朝政,周敬王二十四至二十五年间(前496─前495),二十八年(前492),赵简子派晋大夫叔向施反间计,周敬王信谗杀苌弘(见《左传》哀公三年),世传蜀人藏其血,三年后化为碧玉。(见《庄子·外物篇》、《升庵外集》)“有祠在青泥坊,数里之内,土色尚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