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华夏文学典故:古乐曲

(2018-10-13 11:17:22)
标签:

高山流水

关山月

梅花落

霓裳羽衣曲

杨柳曲

分类: 烟雨柳巷
华夏文学典故:古乐曲
古乐曲
华夏文学典故:古乐曲       1、关山月——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华夏文学典故:古乐曲       2、梅花落——曲调名。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由《落梅花》的笛声想像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再有梅花的飘落产生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与诗人当时的心境切合。这样,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以通感的方式描绘了冷落的感受。华夏文学典故:古乐曲       3、霓裳羽衣曲——相传是唐玄宗改变的乐舞曲,主要表现歌舞升平的景象。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颦鼓动起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华夏文学典故:古乐曲       4、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靡靡之音。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华夏文学典故:古乐曲       5、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有时也作“折杨柳”,主要写军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主。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塞下曲》:“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华夏文学典故:古乐曲       6、行路难——古曲,多言世路艰辛及离别伤悲之情。李益《从军北正》:“天山雪后海风残,横笛遍吹《行路难》。”华夏文学典故:古乐曲       7、高山流水——也作“流水高山”。相传春秋时期,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每当伯牙弹到关于高山、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就感到他的琴声犹如巍峨的高山、浩荡的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叹无知音感知乐曲的高妙。唐寅《世情歌》:“清风明月用不竭,高山流水情相投。”辛弃疾《谒金门》:“流水高山弦断绝,怒蛙声自咽。”华夏文学典故:古乐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