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颢,字养正,生年不详,荥阳(今河南荥阳)人。是唐宪宗宰相郑絪之孙。登第后任右拾遗,诏授银青光禄大夫。宣宗大中三年(公元849年)充翰林学士。后落籍河清(今河南孟津)。卒于唐懿宗咸通元年(860年)。
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郑颢高中状元。四年之后,唐宣宗李忱[注: 唐宣宗李忱 唐宣宗李忱(810-859),他是唐宪宗的第13子,唐穆宗的弟弟。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的叔叔。他是晚唐最后一位值得一提的皇帝。]继位,改元大中。
在金銮殿上看着这位年轻的状元仪表堂堂、英俊潇洒,唐宣宗李忱喜不自胜,心里就盘算着把自己心爱的女儿万寿公主许配给他。原来李唐一朝的这位宣宗皇帝是个“科举迷”。他虽贵为天子,却在金銮殿的柱子上到处写着“乡贡进士李道龙”的标语,“道龙”是他自取的名字。他恨不能放弃九五之尊,化身为一个科场士子,也好亲身享受一下“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快意。每遇才俊之士参加殿试,他总要向朝臣打听人家是否考中。如果中进士,他就特别高兴;如果没中,他就替人家惋惜不已。现在自己最心爱的女儿万寿公主已经到了结婚之年,所以他一定要为公主找一个状元驸马。宣宗看中郑颢不仅是因为他一表人才、文才出众,还因为荥阳郑氏是山东望族,社会声望显赫,还是文宗朝著名宰相郑絪之孙。如此出类拔萃、家世显赫的年轻才俊,当然不能错过了。于是托宰相白敏中(白居易的堂弟)做媒。 郑颢对于这送上门的好事却很犯愁,因为一则他已经与名门望族卢氏订婚,二则唐朝的公主一直都有彪悍的传统,如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就是一代女强人,郑颢也担心自己取回来的是位难伺候的主儿。
白敏中把唐宣宗的意思转达给郑颢,没成想郑颢竟然坚决不答应。郑颢一听要和公主结婚,心中老大不快:
一则,自己早有意中人,那是跟他青梅竹马的卢家小姐。郑颢“金榜题名”后就等着回去“洞房花烛”了,可以想像人生在那时是多么得意啊!可是唐宣宗偏偏在这个时候招他为驸马,这不是棒打鸳鸯么!
二则,在唐代,娶皇家千金是件很倒霉的事,弄不好要家破人亡。远的不说,就拿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为例,太平公主十五、六岁的时候嫁给了表哥薛绍,武则天一开始并不十分满意,原因是薛绍的嫂嫂萧氏出身寒微。武则天说:“我女岂可使与田舍女为妯娌邪!”于是打算下令薛绍的哥哥休妻,直到别人提醒,萧氏其实出身兰陵萧氏,本是国朝旧姻,武则天才算罢休。太平公主与薛绍的婚姻仅持续了7年。公元689年因薛绍被人诬告犯谋反罪,下狱而死。太平公主回到皇宫数月后又在母亲的安排下嫁给了武攸暨。当时武攸暨已是有妇之夫,理所当然予以拒绝,岂料武则天竟派人把武攸暨的妻子杀死,以别人妻子的死来成就自己女儿的婚姻。这样的婚姻不用说,必然是个悲剧。
这些往事,朝中谁人不晓啊?于是,郑颢对白敏中说,“我家里已经把聘礼送去了,即日就要迎娶卢家小姐了。”白敏中说:“这好办。”立即派人快马加鞭追到郑州,把送给卢家的聘礼和堂帖要了回来。此时,卢家因和状元结亲,正在欢天喜地张灯结彩,想不到当头一盆冷水,顿时一切灰飞烟灭。可是普天之下,谁又敢和天子争女婿呢?卢家只好哑巴吃黄连,有苦无处诉了。最终郑颢迎娶了万寿公主,婚后开始的一段时间内,万寿公主的表现还算谦逊,但皇家的傲气终究难改。
后来郑颢多次弹劾白敏中,幸好唐宣宗自知理亏,替白敏中压下了弹劾的奏章。而郑颢因白敏中断了与卢姓婚姻的缘故,把白敏中恨入骨髓,以致白敏中以后几乎死在他手上。
据《新唐书》记载:某一天,郑颢的弟弟郑凯得了重病,全家上下都焦急万分,而万寿公主居然跑到慈恩寺看戏去了,对于小叔子的病情毫不关心,有失嫂子的礼节。后来皇帝李忱听说了这件事,专门训斥了万寿公主,说她有失体统。每次觐见之时,李忱还不忘训勉女儿:“无鄙夫家,无干时事。”要她不要干预朝政,重蹈太平公主和安乐公主[注: 安乐公主,唐中宗李显幼女。684年,生于李显被武则天废掉帝位贬谪房州途中。出生时,李显脱下自己的衣服包住小婴儿,故小名曰裹儿。]的覆辙,也不要因为身份高贵而轻视夫家。受此训诫的万寿公主此后收敛了很多,与郑颢也算相处甚洽。
状元驸马郑颢入仕后,倒是一位清正廉洁的好官。他善于选拔人才,曾在大中十年(公元856年)和十三年(公元859年)先后两次主持贡举考试,处事公允,为国家选拔了不少优秀人才,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赞扬。于公元860年去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