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赵孟頫《前赤壁赋》

(2017-06-11 08:34:15)
标签:

书法

艺术

文化

时尚

教育

分类: 翰墨.韵法意态

http://p9.pstatp.com/large/26e70004c731988529a2

“清”下横与上一笔连贯而出,可视为藏锋逆入,显得圆劲婉转。

http://p3.pstatp.com/large/26e60004d1cb30788243

http://p1.pstatp.com/large/26e70004c73372a37783

赵氏用笔的娴熟、精湛一览无余。赵字在笔法上直承右军,以流丽挺健为主,线条温润凝练,外秀内刚。

http://p1.pstatp.com/large/26e70004c732ece6838c

赵孟頫行书作品,点画富于变化,所谓“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

http://p9.pstatp.com/large/26e40004e933a6bde142

作品中,短竖形态较多,如“乌”字的竖厚重方折,似玉箸画灰。

http://p3.pstatp.com/large/26e10005a39b0c1a4b9c

作品中,短横运用很频繁,这自然要求其姿态多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天非在起,收笔上做文章。如图中“江”字下横锋入纸后腕迅速内转发力,显得浑穆而郁勃。

http://p1.pstatp.com/large/26e60004d1cd840835d0

撇,古人谓“陆断犀象”,最易犯的毛病是轻飘。其书写的要领是笔入纸后切忌任笔直拖,而应当有腕指的配合。起笔处腕指须快速外转落纸,向左下行笔时腕指亦须缓缓夕啭配合。看到“属”字。

http://p3.pstatp.com/large/26e70004c73785405b12

http://p3.pstatp.com/large/26e9000238f038cbda97

斜点常用于字首,轻锋落笔后腕迅速外翻并辅以笔管右转动作,收笔时用腕法轻提将笔毫收拢,使锋由肚腹中出,如图中“之”。

http://p3.pstatp.com/large/26e40004e937439b072b

一般由捺演变而来的反点,也被赵孟頫表现到极致。行笔尖锋人纸,而后向右下行笔,边行边发力并辅以笔右转动作,收笔处向右下稍顿即可。在具体应用中,它又有轻重、长短的变化,如上图“取”字,和下图“不”“更”字。

http://p3.pstatp.com/large/26e00002dbffb06c9aba

http://p3.pstatp.com/large/26e70004c734cb0d9d9e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