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无识才之明的帝王

(2008-09-15 16:00:07)
标签:

帝王

文化

人文/历史

魏惠王

无识才之明

杂谈

分类: 王侯将相

最无识才之明的帝王

          最无识才之明的帝王

    最无识才之明的帝王是战国时期的魏国国君魏惠王。

    当年魏惠王任用公孙座为相。公孙座病重就向惠王推举卫鞅(即商鞅,因是卫国人,也叫他卫鞅)。惠王却认为不能用一个年少而自己又不认识的人,如果当时惠王能见卫鞅一面,历史也许就在这里转弯了。卫鞅到了秦国进行了历史上称为“商鞅变法”的改革,秦国从此强大。魏国从此开始处处被秦国压制。

    惠王的悲剧并未就此结束,当又一个天下奇才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又因为听信庞涓谗言把孙膑处以膑刑(去膝盖骨),后经齐国使者秘密接回,被齐威王任为军师,马陵之战,身居辎车,计杀庞涓,魏军连败于齐,国力大减。

     战国末期,奄奄一息的魏国迎来了他最后一个机会——范雎,一个可以也许可以扭转乾坤的人物。但此等英杰却被几个误国之臣扔到了厕所里。范雎历经磨难后辗转逃到秦国,公元前266年出任秦相,辅佐秦昭王。他上承孝公、商鞅变法图强之志,下开秦皇、李斯统一帝业,是秦国历史上继往开来的一代名相,也是我国古代在政治、外交等方面极有建树的谋略家。

    后来魏国就要亡国了。

    卫秧、孙膑、范雎得一即可安天下,魏国自己不能加以好好珍惜任用,却把他们送到了敌人那里。这等于拿自己的粮食喂养猛兽,然后让他们来攻击自己啊。

    国君无识才之明,亦无用人之量的国家怎能不亡呢!

    不管是多少世纪,最珍贵的都还是人才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晨曦初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