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玩转皇帝老儿的风尘女
李师师,汴京(在今河南开封)城染房老板王寅之女,幼时寄养佛寺,因为人们称佛门弟子为“师”,所以叫李师师。其父亲因罪死在狱中,她因此流露街头,长得花容月貌,被妓院老板李媪收养,学习琴棋书画、歌舞侍人,成为宣和年间名噪京城、红极一时的汴京名妓,是文人雅士、公子王孙竞相争夺的对象。

(李师师像1)
(李师师像2)
后来连北宋王朝徽宗皇帝赵佶也想亲睹芳泽。李师师与朝中重臣高俅是老相识,高俅遂安排相见。徽宗一见到李师师,就觉得这些年简直是白活了。李师师不卑不亢、温婉灵秀的气质使宋徽宗如在梦中,从此对后宫佳丽视若无睹。
自此李师师可非往日可比,身份虽然仍是名妓,却也“名花有主”,有权势的王公贵族也只能望“师”兴叹。可是偏有武功员外郎贾奕以前与李师师交情深厚,一日偶遇李师师,便去她家中留宿,酒后不免醋意大发,写了一首讽刺徽宗的词:“闲步小楼前,见个佳人貌似仙;暗想圣情珲似梦,追欢执手,兰房恣意,一夜说盟言。满掬沉檀喷瑞烟,报道早朝归去晚回銮,留下鲛绡当宿钱”。宋徽宗听说后大怒,差点杀了他,最后因师师的缘故才贬到琼州做了个参军。
但李师师最中意的是当朝赫赫有名的儒士周邦彦。那周邦彦在朝中的官职并不高,词却写得清峻婉丽,卓然超群。一次师师与周邦彦温柔之际,忽报圣驾到,周邦彦急忙藏在床下。徽宗因身体欠佳,送给师师一个鲜橙后就想回宫,师师假意挽留说:“现已三更,马滑霜浓,龙体要紧。”但宋徽宗还是走了。于是周邦彦填了一首词:“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帏初温,麝香不断,相对坐调筝。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谁知有一次李师师忘情把这首词在宋徽宗面前唱了出来。徽宗问谁做的,李师师随口说是周邦彦。徽宗脸色骤变,不久就找借口把周邦彦贬出汴京。李师师冒风雪为周邦彦送行,并将他谱的一首《兰陵王》唱给宋徽宗听。“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谶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桑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映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剪,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侧。恨堆积,渐别浦萦迴,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记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李师师一边唱,一边流泪,特别是唱到“酒趁哀弦,灯映离席”时,几乎是泣不成声。宋徽宗也觉得太过严厉了,就又把周邦彦招了回来,任命他为管音乐的大晟府乐正。
北宋宣和年间,大名府(在今北京)布衣青年人称浪子燕青的结识了李师师,并为之倾倒。燕青遭人陷害被逼上梁山后,通过李师师与徽宗赵佶秘密协商,促成了梁山泊义军招安大计。
不久,金兵大举入侵,宋军节节败退,徽宗与钦宗终于在靖康之难成了俘虏。金军本想连李师师一起俘虏,但没有成功。宋朝南渡后,李师师的下落不明,有人说她捐出家产抗金,自己遁入空门。有人说她被金军掠走,吞金自杀。也有人说她随便嫁了个商人,后来在钱塘江淹死了。
(李师师像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