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呼万唤不出来

(2007-11-28 09:18:33)
标签:

人文/历史

谈天说地

文化

分类: 烟雨柳巷

 

 

        千呼万唤不出来

          ------国花

    国花是国家的形象;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是国家的名片。中华泱泱大国,上下5000年,居然千呼万唤不出国花来!!

    忆往昔:

    满清政府在1903年,赦定牡丹为国花;

    1915年版《辞海》载:“我国向以牡丹为国花”;

    前国民政府于1929年将梅花定为国花。

    现而今,闹得上上下下沸沸扬扬的国花就是不出来,长期始终争论不休,难得共识

    有主张单一国花的,却又分为两派,即拥梅花和拥牡丹的“两派”;

    有主张一国两国花的,即由梅花、牡丹同任国花;

    有主张一国三国花的,即牡丹、梅花、杜鹃;

    有主张一国四国花的,即牡丹、荷花、菊花、梅花分春夏秋冬四季;

    有主张一国五国花的,以“一主四辅”五种名花同为国花——牡丹为主国花,兰(春)、荷(夏)、菊(秋)、梅(冬)为“中国四季名花”

千呼万唤不出来

                        牡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国色天香牡丹的栽培历史,早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已有记载,到了唐宋,牡丹的栽培技术己有很大的发展。在唐朝,牡丹更是艳压群芳,被誉为“花王”。“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这里的长安花,就是牡丹。明朝迁都北京,在极乐寺内遍植牡丹。清朝时有一位亲王到极乐寺观赏牡丹,题匾曰:“国花寺”,可见远在清朝,牡丹就己戴上国花的桂冠。中国的牡丹蜚声世界,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还以中国牡丹的人工栽培创造新品种为例,作为“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学说”的论证材料。传说唐朝武则天冬日醉酒,令百花开放,唯牡丹抗旨未发,被贬洛阳。这倒使洛阳牡丹获得了“天下第一”的美称。由此也可看出,牡丹不惧淫威,不畏权贵,不为困苦逆境所折服的品性,正与中华民族特殊气节相吻合。明朝时,山东曹州(蒲泽)的牡丹又盛极一时,而博得“牡丹之乡”的美誉。             千呼万唤不出来

   千呼万唤不出来                     千呼万唤不出来
                          梅  
    原产于中国西南地区,广泛分布于淮河以南直至南海之滨,于每年1月下旬至2月开放,相当于夏历正月。梅花是我们中华民族与中国的精神象征,具有强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梅花象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迎雪吐艳,凌寒飘香,铁骨冰心的崇高品质和坚贞气节鼓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勇开拓,创造了优秀的生活与文明。有人认为,梅的品格与气节几乎写意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全国上至显达,下至布衣,几千年来对梅花深爱有加,所谓“岁寒三友即梅、竹、松。”文学艺术史上,梅诗、梅画数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种花卉都望尘莫及。国人赏花,不仅赏花的外表,更欣赏花中蕴含的人格寓意和精神力量。梅有三蕾五瓣,代表三民主义及五权宪法,且梅花凌冬耐寒,其所表现的坚贞刚洁,足为国人效法。梅开五瓣,象徵五族共和,具有敦五伦、重五常、敷五教的意义;而梅花“枝横”、“影斜”、“曳疏”、“傲霜”同时亦代表易经中“元”、“贞”、“利”、“亨”四种高尚德行。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定梅花为国花。梅花是蔷薇科李属,夏历正月开花;腊梅是腊梅科腊梅属,夏历腊月开花。

千呼万唤不出来

                         兰 

    兰花是中国传统名花,是一种以香著称的花卉。是春天花儿的代表,它幽香清远,一枝在室,满屋飘香。古人赞曰:“兰之香,盖一国”,故有“国香”的别称。
兰的叶终年常绿,它多而不乱,仰俯自如,姿态端秀、别具神韵。中国自古以来对兰花就有看叶胜看花之说。它的花素而不艳,亭亭玉立。兰花以它特有的叶、花、香独具四清(气清、色清、神清、韵清),给人以极高洁、清雅的优美形象。古今名人对它品价极高,被喻为花中君子。在古代文人中常把诗文之美喻为“兰章”,把友谊之真喻为“兰交”,把良友喻为“兰客”。

千呼万唤不出来
                         荷  

    别名:莲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莲花、水华、芙蓉、玉环等。是夏天花儿的代表,属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花期6至9月,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文、镶边。坚果椭圆形,种子卵形。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

千呼万唤不出来  
                         菊 

    菊花是中国传统名花。是秋天花儿的代表,它隽美多姿,然不以娇艳姿色取媚,却以素雅坚贞取胜,盛开在百花凋零之后。人们爱它的清秀神韵,更爱它凌霜盛开,西风不落的一身傲骨。中国赋予它高尚坚强的情操,以民族精神的象征视为国粹受人爱重,菊作为傲霜之花,一直为诗人所偏爱,古人尤爱以菊名志,以此比拟自己的高洁情操,坚贞不屈。中国人极爱菊花,从宋代起民间就有一年一度的菊花盛会。

兰花(春)、荷花(夏)、菊花(秋)、腊梅(冬)确定为四季名花,如此,春兰、夏荷、秋菊、冬梅四季分作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既与与我们的国体相适应,又可以与我们的五星红旗相对应,体现了我国五千年文明史。

千呼万唤不出来
                         杜 

    杜鹃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花卉之一。它是杜鹃花科中一种小灌木,有常绿性的,也有落叶性的。北半球温带各地,都有杜鹃花的分布。在全世界800多个品种中,中国占有600多种。欧美园艺界有“无杜鹃不成花园”的谚语。相传,古代有一位蜀国的皇帝杜宇,很爱他的百姓;死后,他的灵魂变为一只杜鹃鸟,每年春季飞来唤醒老百姓“布谷! 布谷!”嘴巴啼得流出了血,滴滴鲜血洒在地上,染红了漫山的杜鹃花。这就是成语“子规啼血”的来历。杜鹃花十分美丽。管状的花,有深红、淡红、玫瑰、紫、白等多种色彩。当春季杜鹃花开放时,满山鲜艳,像彩霞绕林,被人们誉为“花中西施”。五彩缤纷的杜鹃花,唤起了人们对生活热烈美好的感情,它也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这就是我国人民热爱杜鹃的真谛。杜鹃花的代表种,就是俗称的“映山红”。它几乎遍布长江流域各省以至云南、台湾等山地和丘陵上的疏林或灌木丛中。漏斗状的花,花瓣有酸味,可当水果吃,但一次食用不能过多,否则会引起鼻出血。别称有映山红、艳山红、艳山花、清明花、格桑花(藏语)、金达莱(朝鲜语)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美丽的节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