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服的期盼

(2007-09-03 09:56:38)
标签:

随笔/感悟

分类: 烟雨柳巷
国服的期盼
 
 

              国服的期盼

 

    零八奥运进入到计时,中国运动员、工作人员、礼仪人员该穿什么服装入场已成为关注的焦点。日本有和服,韩国有韩服,越南有长衫,印度有纱丽……这些服装作为一国之服,展示着一个国家的魅力,然而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却没有一套国服。

    近来上海服装界推出中华服,这一举措,让我想起了中华服装业的一个巨大革新---中山装。它开创了中国男子服装的新潮流。在这之前。中国男人服装主要是:长马褂、西装(上中层人士穿的);对胸式短衫裤和大襟式长衫(下层百姓用的)。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西装不便于随时穿着;而且,西装的布料及配穿的衬衣、领带在当时多要进口,很不适合当时贫穷落后的中国国情。旧式衫袍随着旧时代的过去也显得过了时,已不能展现出当时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更不适应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1923年孙中山在广州任革命政府大元帅时,就着手对传统男式服装进行改革。以当时南洋华侨中流行的“企领文装”上衣为基样,在企领上加一条反领,以代替西装衬衣的硬领。将“企领文装”上衣的三个暗袋改为四个明袋,下面的两个明袋还裁制成可以随着放进东西多少而涨缩的“琴袋”式样,目的是使衣袋不仅当作装饰,还放得进书本、笔记本等工作学习用的必需品,衣袋上加上软盖,既美观,又实用。接着又设计了相配的裤子,吸收西装裤的长处:前面开缝,用暗纽;左右各一大暗袋,前面一暗袋(表袋);右后臀部挖一暗袋,覆以软盖。从第一套中山装诞生开始,它流行已接近一个世纪了,曾一度被世界公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服”,然而,由于服装产业蓬勃发展、形形色色的服装一路增光添彩的今天,中山装却早早地退出了常式礼服的历史舞台。

    期盼上海的这一行动,能给炎黄子孙们的服装带来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国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故.乡.行
后一篇:念故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