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封建制度思想的开山鼻祖---荀子(3)

(2007-07-24 18:06:33)
标签:

文化

人文/历史

分类: 旷世.名人大家

     中国封建制度思想的开山鼻祖---荀子(3)

 

    三、《荀子》简介

   《荀子》是荀子及其门徒的一部论文集,今存32篇,即《劝学》、《修身》、《不苟》、《荣辱》、《非相》、《非十二子》、《仲尼》、《儒效》、《王制》、《富国》、《王霸》、《君道》、《臣道》、《致士》、《议兵》、《强国》、《天论》、《正论》、《礼论》、《乐论》、《解蔽》、《正名》、《性恶》、《君子》、《成相》、《赋》、《大略》、《宥坐》、《子道》、《法行》、《哀公》、《尧问》等。绝大部分出自荀子的手笔,小部分由他的门徒记录整理而成,如《儒效》、《议兵》、《强国》等篇中,有称“孙卿子”的字样,就说明是其门徒记录整理而成。有几篇是后学所记或杂录传记而成,如《大略》以后六篇就可能属这类。

    《荀子》流传到西汉,经刘向校录整理,定为12卷32篇,取名《孙卿新书》。班固《汉书.艺文志》称之为《孙卿子》。到了唐代中叶,杨倞把荀子的32篇重新分为20卷,对各篇的次序也有所调整,并首为之作注,称《荀卿子》。宋以后则通称为《荀子》。这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荀子》一书。

    全书内容精深宏富,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历史、军事、伦理、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内容。荀子从儒家观点出发,对儒、道、法、名、墨各家的思想,都有所批判和继承,发展成为一种新儒学,构建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超过孔子。主张以礼治为主,又兼重法治,提出“性恶”论,重视后天教育。并提出“人定胜天”的科学进步观点。荀子为分崩离析、激荡动乱的春秋战国时代,带来了全新的统一思想。二千多年过去了,仍然闪耀着先知的光芒。谭嗣同说:“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惟大盗利用乡愿,惟乡愿工媚大盗。”(《仁学》卷上)。梁启超说:“汉代经师,不问为今文家古文家,皆出荀卿(汪中说),二千年间,宗派屡变,壹皆盘旋荀学肘下。”(《清代学术概论》第138页)。

    荀子的文章风格浑厚,长于说理,论题鲜明,说理透彻,发挥尽致,能层层剖析,纵深发展,结构严密,词汇丰富多彩,句式整齐而又错综多变,善于用比喻说明抽象道理,用类比方式反复说明问题,开启汉代政论散文淋漓酣畅之风。他的《赋篇》借咏物以为讽谏,实开汉代咏物赋之先河。而赋的定名成为文学的一体,也是从此开始,是汉赋渊源之一。《成相》篇是用北方的民间乐曲谱写的歌辞,七字为句,多用韵语,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来的“七言诗”有直接影响,是弹词之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