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格言精选·名家】季羡林:时间

(2013-06-28 17:26:22)
标签:

文化

格言

休闲

分类: 格言精选

【格言精选·名家】季羡林:时间

 

一抬头,就看到书桌上座钟的秒针在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动。它那里一跳,我的心就一跳。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里指的是水。我的心跳,跳的是时间。水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时间却看不见,摸不着,然而它确实是在流逝。座钟秒针的一跳一跳,便清楚地让我看到了时间的流逝。

远古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根据太阳的出没来规定自己的活动。后来,他们聪明了,用铜壶滴漏的办法来显示和测定时间的推移。到了近几百年,人类发明了钟表,把时间的流逝清清楚楚地摆在每个人面前,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但是,人类也就从此成了时间的奴隶。

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大自然还是把虚无飘渺的时间用具体的东西暗示给了人们。比如用日出日落标志出一天,用月亮的圆缺标志出一月,用四季(在印度是六季或者两季)标志出一年。农民最关心这些问题,一年二十四节气对他们种庄稼有重要意义。

生与死也属于时间范畴。一般人总把生与死对立起来。但是,中国古代的道家却主张“万物方生方死”,把生与死辩证地联系在一起,道出了生即是死的关系。随着座钟秒针的一跳,我自己就长了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的那么一点儿,同时也就是向着死亡走近了那么一点儿。窗外的玉兰花、垂柳和深埋在清塘里的荷花,也都长了那么一点儿。不久前还是冰封的湖水,现在是“风乍起,吹皱一池夏水”,波光潋滟,水色接天。小山上原来是一片枯草,“一夜东风送春暖,满山开遍二月兰”。座钟的秒针再跳上多少万次,二月兰即将枯萎,也就是走向暂时的死亡了。所有这些东西,都是方生方死。这是自然的规律,不可逆转的。

印度人是聪明的,他们把时间和死亡视为一物。梵文hāla,既是“时间”,又是“死亡”或“死神”。《罗摩衍那》的主人公罗摩,在活了极长的时间以后,hāla走上门来,这表示他就要死亡了。罗摩泰然处之,既不“饮恨”,也不“吞声”。他知道这是自然规律,人类是无能为力的。

同印度人比较起来,中国人更希望争取长生。历史上几位有名的英主,诸如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寻求不死之药或者仙丹什么的,连唐太宗都是服用了印度婆罗门的“仙药”而中毒身亡的。老百姓书呆子中也有寻求肉身升天的,而且连鸡犬都带了上去。我这个木头脑袋瓜真不通,如果真有那么一个“天”的话,能容纳的人数也不会太多,升到那里去干什么呢?那里不会有官僚衙门,想走后门靠贿赂来谋求升官,没有这个可能。那里也不会有什么市场,什么WTO,想发财也英雄无用武之地。想打麻将,唱卡拉OK,唱几天,打几天,还可以,但让你一月月一年年永远打下去,你受得了吗?“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无涯之生!”无益之事天上没有。在天上待长了,你一定会自杀的。苏东坡说“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是有见地之言。我们还是老老实实待在人间吧。

要待在人间,就必须受时间的制约。时间面前,人人平等。如果想不通这些并不深奥的道理,时间就变成了枷锁,让你处处感到不舒服。我自认是想通了,现在照样一抬头就看到座钟的秒针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动,但是我的心却不跳了。我觉得这是时间给我提醒儿,让我知道时间的价值。“一寸光阴不可轻”,朱子这一句诗对我这个年过九十的老头儿也是适用的。

 

(配图为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萨尔瓦多·达利的名作——《记忆的永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