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千里求学(34)
(2009-07-17 06:09:16)
标签:
藤王阁八一南昌起义千里长沙杜中华段绍译杂谈 |
步行千里求学,以图东山再起
(34)
转自杜中华博客
步行千里第34天
(2009年6月15日)
杜中华 137 0731 7090
早上卢新雨发短信给我说,要投奔我,和我一起步行拜师《普通百姓致富之路》作者段绍译老师,并说今天早上可到南昌。从他给我发的邮件看,他显然有些文化底子,而且他说会操作电脑。我想:来了,对于我这个打字很慢的人来说,也是一大福音,是利好之事,起码能帮我打字。何况,自己2009年5月13日从无锡步行出来至今已有34天,自己在路上长的功夫,也顺便复制给他。所以,同意接纳他。
上午,陶荣根先生打的过来,和我在南昌一社区办门口见了面。陶前额较高,中等个,说话直,衣着朴素,这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
初次见面,相互短暂的客套免不了。寒暄之后,我对他说:“还有一个人也快要来南昌了,叫卢新雨,是从广东过来的,说也要和我一起步行去长沙拜师。”
这时,卢打了一个电话过来,说他已到南昌什么站……我请陶接了一下电话,因为陶是当地人,路径熟。我跟随陶走了近半小时左右,见到了卢。同样是相互握手寒暄,我上下打量着他,他背了一个包,个子还比我矮点,看上去25—30岁,脸上毛孔粗壮,偏瘦,衣着简陋。我还在万年县境时,他就和我在电话中坚定地说,他步行和学费都没有问题,而且他带了2000元上路,自己打字速度、操作电脑还可以……
初步接触以后,陶先生带我们逛了南昌市新华书店、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广场、南昌步行街、藤王阁……
中午,陶先生请我们在饭店吃了一顿饭,饭桌上杯来杯往,大家又多了一些相互了解的机会。
我跟陶先生开玩笑说:“您额头鼓起这么高,说明智慧细胞发达。”
下午,一行三人参观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向革命前辈吸取精神力量,接受心灵洗礼。
陶先生很健谈,据说原来是做某食品的总代理的,金融危机受到了一些影响,现赋闲在家近半年,如今面临选择行业的困惑。选择是个大学问。正如《普通百姓致富之路》书上讲的“选择不对,干了白费”。
晚上,我们来到南昌秋水广场,据说是亚洲最大的彩色喷泉广场,广场上摩肩接踵。飞车、蹦蹦床、山地玩具火车更成了儿童们的天堂。晚8:30分一到,各种五彩缤纷的喷泉向上、向四周喷发,色彩斑斓,壮观极了,今生看到还是第一次。
拍照的男女老少很多,我们也不失时机地拍了几张。
为了不增加陶先生过多的负担和麻烦,我决定今晚不去他家住。
陶先生送了我们一程,他坐了一辆公交车回乡下。我们很感激他,不然,我在南昌还真是睁眼瞎。
我和卢只找了一个离秋水广场稍远一点的网吧。由于已耽搁了好几天的博客文章,因此,趁卢在身边,由他代为打字。
卢晚上打了两篇文章,我复看了一遍,越看越急。我问他什么学历?以前那简历是不是他自己写的?
我当着他的面,一句一句、一个标点一个标点地改,那两篇文章一直改到次日凌晨4点多钟,这哪里是打文章?简直是在玩命!
我说:“如果我自己打字还要快些,这修改的时间,我又能写上一两篇文章,你来之前讲电脑操作还可以,这哪里是可以?一夜未眠,明天还要走路,还要打文章。”
哎!我叹了几口气,连连摇头。
卢来之前信誓旦旦,他从东莞坐车到南昌,和段老师是否免学费没有关系,而且还要身带2000元上路,还能及时将我的博客日记打出来。
可事实呢?已不言也明。
打盹一两个小时后,揉揉眼,去网吧卫生间,草草洗漱,拖着浑身疲惫继续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