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管建刚

(2009-05-10 16:35:30)
标签:

教育叙事

分类: 教育叙事

管建刚

 由泰州师范专科学校主办,泰州市实验小学承办的“泰州师专实验实训基地联谊会一届六次会议”5月8日在我校报告厅召开。

 江苏昆山玉峰实验学校语文教师高子阳、江苏吴江双语国际学校副校长、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管建刚应邀作了小学作文教学的讲座。

 两场讲座结合教学实际展开,言之有物,生动有趣,大家受益非浅。

管建刚讲座记录

《我的作文教学革命》
  我是1998年开始教书,到2008年渡过十年教学生涯,从一个只有3人的村小老师一路走来,在小学作文教学的探索研究中取得一些成绩,2008年荣幸的成为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十年磨一剑”这句老话,蕴含着过来人的思想。其实我想做一件事专注地做五年你就能成为这一个领域里非常有影响的人物。为什么呢?美国一届的总统任期四年;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给总理的任期五年。他们管一个国家只四年、五年,而我们做一门学科,做一门学科中的某一个点,投入地做五年你一定会成为这个领域里非常有影响的人物。
  这几年我陆续出版了几本专著(投景介绍几本书)。2007年我的《一线教师》书出版。一线教师有很多非课堂的事情,这些事情缺少人来说话,首先遇到的难题是纪律。你首先要你的学生对你服服帖帖。一句话逗笑整个班,你安静地一站,整个班都得安静下来,至少得三年,这是快速地修练。这是一线纪律学。我一直讲,中国的教育主体部分是应试教育,应试的良知。你带一个班,首先要考好试,必须抓好学生的作业,你要让他准时地交,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这叫一线作业学。
 将前面几本书介绍一下,明天会出我的第五本书。看起来语文水平不错,但我是一个作文差生,中考时我考了584,语文少了28分,别的科共少了28分,我的语文是很糟糕的。

  我是怎样开始写作的?这很简单。98年我在村小工作,当时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我心血来潮地写了篇小文章叫《三月》我投给了《吴江报》,居然发表了。我很兴奋,连夜写了《四月》,《吴江报》在4月份发表了。从来没想我还能写文章,现在才知道我有这样的才能,于是我写了《五月》……当我写到《十月》的时候,我想出个新鲜上点的题目吧,于是写了一组《冬之乐》《冬之歌》《冬之舞》。

  我发现自己明显进步了,我发现自己的进步是如此巨大。那是什么原因呢?发表,是发表刺激了我!当我的处女作《三月》发表了之后。那种自豪,那种兴奋,我真的没话说。我真有那种才华吗?多年后,我与副刊的编辑一起喝茶。他说,你知道第一篇文章是怎么发表的吗?三月的某一天,文稿全排好了。我翻遍了一篇文章,就少三百多字的一块。而当时的来稿中,只有就你的一篇是三百多字,就这样你的《三月》得以发表。当我写到《冬之乐》的时候,我的文章已经到了1500字。

  从我自己的成长经历来看,作文对人的情感,对人的状态,就会发生质的飞跃!

 第一发表意识
 办报,让学生经受发表的刺激。
 2000年,电脑微机房开始普及了。于是我办了这样一张报纸:考试卷大小,两个版面的《班级周报》。我让学生在《班级周报》上发表文章。人是很在乎周边的小群体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一个人不在于发表的文章范围大小。比如我的文章在《吴江报》发表,就会有很多人跟我说起,而我的文章被人民大学《文史资料》引用,周围到没有人提起。一个学生其实是很在乎周围的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他在《班级周报》上面发表就获得了班集体的认可。

 “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课标中这句话太重要了,它写在几条意见中的第一条。这一句话很多老师对它是耳熟能详。却总是无动于衷。你造的楼房,基础打不好,楼房盖好也是危险的。99%的学生不知道写作是怎样一种表达,一种交流,他只知道作文只是一种作业。

  写作与发表。发表是人的语文能力,语文才华的核心判断。作文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核心体现。就是这样一个很重要的作文。当年,在召开全国会议的时候,识字教学已经取得了很成功的经验,与会人员都表示作文太难了,就选择阅读吧。阅读有个文本在那里。于量,倾全国之力研究阅读教学,作文研究被忽略了。这个选择,后人会判断它闯下的祸有多大。

 我创造了这样一个发表的平台。我每周发表的作文是全班学生的三分之一。这样一个模式就是一个突破。我要发表,我要说话,这样的说话,又是一种竞争,他就必须好好写,就必须认真写。

 当我这上面认准了方向,哪怕是爬,也要朝前走。

 第二真话意识
 中国作文的假话是泛滥成灾,一个人说假话,他就永远不会写作文。
 我们的课标上有这样一句话,要让学生说真话实话。没有一个国家在课标上会写这样的话,可想而知我们的空话假话是多么厉害。说假话是从作文开始,说真话是从写情书开始。(韩寒)我的体温总是超过三十七度,就有点糊话的味道。真话意识,学生发表在周报上,这个事情,针对这个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要老老实实地说自己的话,不是有种手法叫虚构吗?我不赞同,就像一张纸的正面和反面。小学生还没有区分这样的能力。即便是作家,他也是小心翼翼的。无论哪个作家,第一本小说一定是带有自传性质的。
 我看过金的《射》我喜欢得不得了,喜欢得黄蓉好像跑到我梦里来,我骑着马去了桃花岛。琼瑶,相思病都出来了。第一本小说,窗外就是他自己的故事。巴金的《家》《春》《秋》、《红岩》都是带有自传性质。会不会在不经意之间就滑向了虚假。
 小学里就老老实实地打好说身边的话,说真实的话这样一个底。我认为这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老老实实地说自己的心里话。即便是有这个一个平台,我发现要让学生说真话也很难。成熟的代价就是虚假和虚伪。人要讲真话真的很难。官场是这样子,我印象最深的是,邓才刚,就因为说错了一句话,就永远成不了正职。允许你说空,假,就不允许你说真话。
 而我们中国就是一个喜欢做官的民族。学而优则仕。学有余力你就去做官吧,中国人是喜欢当官的,官场上的这样一种虚假文化,一种虚伪文化,是可怕的,毁灭性的。一个真话意识,就值得我们折腾半辈子。真的当学生都说真话吗?这个人不成熟。
 第三作品意识
 我刚才讲到的是发表三分之一左右。我从来不对学生说你的作文,我一直说你的稿件很好,你的稿件被录

用了。每个人拿起笔写作的时候,他总是认为他在做当下最重要的。各位也在认为当下最重要的事情。如果你认为听管建刚讲不是你最重要的事情,那么你想的一定是当下最重要的。特别是当孩子拿起笔写下作文的时候,如果他们不是认为自己在做最重要的事,这样的写作哪来的尊严,哪来的自尊,要么会被你打击成庸庸碌碌的人。不断地成就他们的作品,让你的学生感到写作的成就感。
第四读者意识
 我很赞同夏尊的读者意识就是最大的赞同。如果你的写作读者要阅读的,你的写作就驶上了高速公路。你连读者都没有,你连门都没有
 巴金。把心交给读者,那个时代是比较大胆的,比较能说真话的,直呼其名,他把所有的人都骂过来了,甚至他自己,但是只有一个人没有骂……。我们的学生如果从来不知道写好的作文是有人读的,是可以交流反馈的。那么他的写作就是关起门的写作,就是书斋里的写作。

 每个同学都是周报的读者、作者。那就非常有意思。为什么中国获得不了诺贝尔奖。中国翻译,翻成英文之后就把特有的东西拿掉了,作者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读者水平的提高。现在孩子非常迷恋郭建明。作者水平和读者水平是整体相依的。读者的需求不断往上升,作者的水平就会往上升。这是一个很好玩的,隐性的,内在的相互之间推动的一个过程。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
  第五操作骨架
 系统是个过程。周一到周五,每人一个本子,每天写上三四句,五六句话,积累素材;周六到周日选取一个素材写具体。人是会遗忘的。如果你有一个记帐习惯,你甚至会想起当时你花钱的情境。

 生活里到处都是素材 我反对今天的孩子写作文没有素材,孩子怎么会没有素材呢?你说生活是枯燥的,你把一个作家关在监狱里半年,他回来肯定会写一部书。生活里到处都是素材,只是你没有发现而已。限制人的生活,并没有限制人的创作欲望。当人的心灵被禁锢之后,就没有东西可写。生活中只要不是禁锢学生心灵的写作,他一定就会发现生活中有无数可写的东西。
 优等生有丰富的课余生活,中等生在过着自由自在的童年,后进生有写的材料吗?后进生为什么后进,他不是智商特别低,而是在好好听课的时候,他没有听,而是在玩他自己的东西。有个记者采访一个作家,我发现。你所有作品里的女人都是坏女人,你如何解释?作家说,好女人没有故事。杨红缨马小跳,秦文君贾里,蜡笔小新,吃不到兜着走。康夫,要是到我班上,我肯定会三天睡不着觉。所有写孩子的作品,里面的主角都是坏学生。当然是带双引号的,偏偏发生在坏学生身上的故事本人没有东西可写。那就值得我们好好深思了。
 快乐作文,生活作文,深层作文。记录,发现自己的生活。周一初选,三分之二,周二再选,三分之一,周三正式录用。我很少写批语。什么是好文章?能发表就是好文章。用稿通知单。动力系统。三个月学生就不高兴做了。小孩子是喜欢不断变化的。我的有生之年是要做我的作文教学的。一篇文要折腾两个课时,三个课时,我是没有兴趣读下去的。

 动力活动 动力活动之一:等级评奖,1、刊印记念卡,2、班级新苗,3、作文小能手,4、班级小作家。5、小作家专栏 6、班级诺贝尔文学奖。

  自己谈,同学评,老师评,作文有什么特点。每个人说话都不一样。每个人说话的方式都不一样。只要让他用自己的话来说,他一定会有个性。
 动力活动之二:积分活动。五百字,就是五百分积分。六百字就是六百分积分。本年度班级吉尼斯最长文章。学生写好文章,我会这样说,哪里哪里怎样可以添200字,他真很感激。老师又帮他挣200分积分。写作和数学题不一样,如果他愿意写,喜欢写,和他不愿意写逼着写情况完全不同效果也完全不同。基分,扣分我最得意的就是扣分。写好之后有四个版面。每次都有学生帮他找,找出问题就扣分,所扣分数由找错小组“分脏”。打印出来有个样报。让学生修改。星期五正式出版。这是四人小组找错别字,错句子。每学期就轮到两次。星期五拿回家。你如果能让学生主动积极地修改,那你肯定是一个了不起的语文教师。
 学生的作文要多写多读。今天我们的孩子写作文写得还少吗?写多次,不如开足马力写一次。一个月写四篇还不如老老实实踏踏实实地写一篇。
 周一投稿,要写自荐语,自己如何写这篇文章的。“多改”强于“多写”。自己写的是创作这篇文章的创作语。周二,推荐。帮你的同学推荐,他的文章好在哪里。互荐,培养良好的作文审美能力。
 写作能力是有以下几个因素组成的。第一,写作兴趣 第二,写作意志,第三写作人格,第四写作技巧。
 星期一回家拼命改,第二天是终选,输入电脑的过程一定是修改的过程。小作者针对样章进行再次修改。贴在黑板上,再次修改。必须主动地进行五次修改。文章是改出来的。文章的能力是改出来的。我最不相信的一句话是,文章是指导出来的,这是我最讨厌的一句话。
 加分:班级阅读评选加分。家长确认,这个月读了多少书。被评为阅读之星的同学,要写阅读感言,在班级周报上发表。这样,把作文和阅读扣在一起。要出席每月一次的读书推荐会。
“稿费”活动。六年级,我们搞稿费活动。我买了很多课外书,学生用稿费来换书。我可以换这本书。我们班基本上每上星期都有在全国各地发表文章,四十五个同学都在帮你写文章。指导老师指导费,学校还给点奖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当他写到第三年的时候,学生的作文审美能力得到很好的培育。好的教学是在所有的学生都有发展的基础上,让好的更好,天才的更天才。好的就是逻辑思维好。他一看,就知道,他写的就比这篇发表的好。我不能对他说,我在照顾别的同学。做实验的时候,一定要面对,喜欢困难。困难被你克服掉,好的同学优秀的同学都会投A版,他们有个豪言壮语,死在A版也光荣。我中等,BCD版,我就这个水平。
 这是我当时在农村做的。孩子特别感兴趣。农村没有新华书店。要到吴江去买。市里不行。散散步就是新华书店。一定要记住,办法总比困难多。后来我就换了一个方法。大幅提高。我要让他消费。A120B100CD80
200元,回家免家庭作业一次。400元就可以免考单元测试一次。500元就获得老师的亲笔签名书一本。
 训练学生的眼光 一分课内,九分课外。我们不是要训练他的眼睛,而是训练他的眼光。观察论作文教学。负面效应很大。我现在提倡的是发现论作文教学。是两个概念。发现是心灵的化学反应。观察不一定是必须的。海伦,双眼失明,他有的是心灵。观察重要的是感观。作文教学重要的是发现。
心灵的发现怎么训练的?于是忘而却步。退得可悲。

  凡人亮语。写作文需要一个思考的深度。每周写一条你的名言。优先刊用卡,每个人都在追求有希望的事情。一般都会刊用的。写作是件光荣的事情。他会觉得作文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我奖励给他,我要让他在其他学科上产生的成功感,成功的动力牵扯到作文中来。他由此获得的成功感进行了巧妙的关联。
  新星亮。每个月我都会选定一个同学,让他制造一个新星,连续发表他的文章,让他成为新苗,让他成为能手,这叫造星能手。我每年可以造十颗星,我带两年就有二十颗。我们应该从带班的角度去研究,而不应该从一堂课去研究。我们管的是一堂又一堂的学习,一天又一天的学习。我们被公开课的教学冲昏了头脑。我在打磨一堂课,我相信,公开课产生的负面效应,终有一天,会报复到我们的教育。
 课上作文活动。我一学期只上三次,决不上四次。我把所有的作文看了,找出训练点。由好的引出一个训练点,讲评课,我在这一次,到这里上课,不能在其他地方上。第二次上,我又必须重新全部看,看过再上。讲评课叫班本化教学。我认为是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每个班都能上的课绝对不是班本化,重要的讲评,不是指导。我们都知道,有一个比喻,在新课标中,学生在前面一路小跑,摔了一跤,扶他一下,出了点问题,安抚他一下。洋思的经验是先学后教,作文要先作后评,以学定教。切中学生的最近发展机遇。为什么今天我们的学生写出的文章都是一个样子?那就是我们的指导。负面效应是巨大的,因为指导是一种帮助,非常是一种艺术化的帮助,非常明事理化的帮助。
 讲评重于指导。“我的书”装帧设计大赛。童年的材富,胶印好。厂长说真像是一本书,我看到你们这些书时,我就在想要是我的老师也能给我留下一本本童年的回忆该有多好啊,只要我的厂在绝对不会收你一分钱。有些事情是可以感动天感动地的,世上还是好人多。

 我们的班级周报,一周四个页码,一年有五十期。这时全班同学共同的童年,这是一笔多么珍贵的财富。最重要的写作意志,写作兴趣,写作人格解决之后才是写作技巧。现在,我着手写作文训练的书。学生对于写作有着天然的才气,加上正确的引导,他们会更加热爱写作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冯卫东
后一篇:联谊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