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银河世界设定——《深渊上的火》

标签:
科幻银河雨果奖三界弗诺·文奇 |
分类: 小说 |
长篇小说《深渊上的火》是美国科幻大师弗诺·文奇“三界”三部曲中发表最早的作品,开创了整个系列,荣获1992年雨果奖,是一部科幻杰作。
“三界”的设定,就是由这部作品开创的。作者将银河系分为三界。在书前的说明中介绍说,三界是指爬行界、飞跃界和超限界。在我看来,恐怕并非如此。三界应该是指零意识深渊、爬行界和飞跃界。超限界在最外层,已经不属于银河系的范围了,如果要加上它,那么应该是四界。
让我们引用小说中的一段原文:“大致说来,意识区界与银河展开的方位相当:零意识深渊位于银河发微光的内核,外面远一些的地方就是广袤的爬行区——人类的诞生地。在那里,光速是无法超越的,无数文明体系生生死死,不知天外有天,也不为天外人所知。内核向外五分之四处的星群便是飞跃界,一直向外延伸出去……”
也就是说,各界的物理规律各有不同。从里到外,物理规律逐渐由缓慢迟钝变得快速狂野。零意识深渊位于银河系核心,就像可怕的深渊、沼泽,没有意识,运行速度极慢,一般智慧生命不敢去,去了就会陷进去,很难再爬出来。包裹在零意识深渊外面的,是爬行界。在爬行界中,飞行速度要快多了,但是不可能超过光速,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世界。而在更外层的飞跃界中则没有这样的限制,超过光速百倍千倍都不算个事,但飞跃界中的许多高科技智能设备到了爬行界就无法正常运用了。
智慧生命人类,也就是我们这个种族,起源于爬行界,在向上飞升的理想刺激下,不断地向外拓展。先是到了飞跃界,在斯坚德拉凯形成文明中心,其一个殖民分支最终来到飞跃界与超限界交界处不远的地方,形成斯特劳姆文明圈。
斯特劳姆人渴望向更外围的超限界飞升,成为“天人”。他们发现在超限界下端有一个封存已久的资料巨库,于是派出一批精英去那里建立了实验室,进行研究。他们不知道这个巨库中封印着一个极其强大而邪恶的天人,在小说中,它就是终极黑暗大BOSS,被称为“瘟疫”。它被唤醒了,开始悄悄掌控了实验室。而曾经镇压了“瘟疫”的力量,也留下了反制措施来监控它。实验室的人们也有所觉察,他们乘坐两艘船开始逃亡,其中一艘护卫舰被瘟疫摧毁,而另一艘运输船则侥幸逃脱。瘟疫没有注意到,这艘运输船也带走了它的克星——反制措施。
运输船一路逃亡,最终降落在飞跃下界的一个原始的行星上,这个世界在小说中被称为“爪族世界”。这里的生物已经发展到了中世纪的文明水平,但是他们的生命形态迥异于人类。每一个个体都长得像小狗,“脖子像蛇,脑袋像耗子的狗”,必须四只以上才能组合成为有较高智慧的整体,如果分散则智力与白痴无异。两个组合之间不能靠得太近,否则思想噪声也会把它们弄得疯狂。所以,两个组合在进行性行为的时候,脑袋也都会不清醒,也会互相交换思想,这是一种非常深入的情感和思想交流。
逃亡运输船上,有几百个孩子冷冻在冬眠箱中,醒着的只有一家四口。两个成年人都在爪族的进攻中蒙难。他们的一对儿女,约翰娜和杰弗里,则开始了在爪族社会中艰难的生活。
可怕的瘟疫横扫飞跃界,造成了巨大灾难,大量文明和亿万人口瞬间灭亡。两个人类,拉芙娜·伯格森多和范·纽文,侥幸逃脱了劫难,背负着消灭瘟疫、拯救银河系的重大使命,搭乘贸易种族“车行树”的飞船,向载有反制措施的运输船坠落点——爪族星球开始了惊险的大逃亡。他们在瘟疫派出的舰队的追杀下,历尽艰险,终于抵达爪族星球。范·纽文启动了运输船上保存的反制措施,以神奇的力量消灭了瘟疫。随后,范·纽文也耗尽精力而亡。
这篇小说的亮点有三。
一是银河系三界的设定。其实这种设定并不是科学的,更像是奇幻的。从严肃的意义上来说,本书并不是一部真正的硬科幻小说。但是这种设定仍然非常引人入胜,脑洞开得很大,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在这个世界框架下,可以想象会发生很多有趣的事情,各界之间物理法则的差异会造成许多戏剧性事件。
二是爪族世界的描写。异星种族的描写在科幻小说中很常见,但是本书中这种多体组合的设定别出心裁,不落窠臼,而且通过各种充满生活血肉的具体细节的描写,使得其形象非常丰满可信。而其中世纪背景,各种阴谋家的尔虞我诈,又让地球人类感到熟悉亲切。
三是“寰宇文明网络”。这是飞跃界的超光速信息网络,因为谣言太多,信息芜杂,真假难辨,所以又被称为百万谎言网。在新闻组中,各种兴趣组、管理组发布的信息,在宇宙空间以超光速传播。这些信息只是纯文本的,所占字节并不多,很像是早期的BBS。这个信息网络的描写,一方面能够说明弗诺·文奇对信息互联网的前瞻性,另一方面也说明科幻总是很容易被现实中的技术进步所超越。1992年的文奇怎么也想不到,在他的小说出版之后没几年,因特网就席卷全球,并飞速发展,早已超过了他当初所能够想到的水平。我们感觉不到,我们今天所处的世界其实已经是多么地科幻。
这部小说也有不足之处。比如最后的高潮部分,描写反制手段的反击,是造成了爬行界的大涌动,如海啸一般淹没了飞跃界,一直打到超限界,使得所到之处都不能超过光速了。而瘟疫在这么低的物理状态下无法存活,自然就被消灭了。这个想法非常有创意,但是作者并没有花多少笔墨正面描写,而是草草带过,使小说的观赏性受到影响,显得有些虎头蛇尾,意犹未尽。相比之下,刘慈欣对二向箔威力的描写就绚丽得多,具有极其震撼的美感。
文奇2011年出版的《天空的孩子》,故事紧跟着《深渊上的火》展开。写拉芙娜与运输船中存活下来的人类孩子在那个蛮荒的世界上与爪族共存的后续故事。但这真是一部让人失望的小说,冗长而拖沓。我满心以为它会是一个完整的爬行界科技崛起击败瘟疫舰队的故事,没想到,700页的漫长篇幅,只讲了半拉儿,后面还要待续集分解,其核心只是一个政治阴谋故事,与科幻关系不大,在科幻设定、剧情两方面都没有创新,所以笔者并不推荐阅读。
(欢迎朋友们关注本人微信公众号“书生赵孟”,微信号:shushengzhaom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