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蒙特利尔的法国味道已经混合了大都市的现代化、国际化的风格,那么沿着St.
Lawrence河再往上游去的Quebec
City(魁北克市)则尽可能地保留了原有的法国风貌。魁北克市是在加拿大的新法国人的灵魂,作为最早被法国人发现和建造的殖民地,今年,魁北克市引来了它的400大寿。当然在历史悠久的中国看来,400年的城市还是可以讲依然年轻,但在曾经被欧洲人称为“新大陆”的北美人看来,400年可算得上是历史古城了,何况魁北克市还是北美唯一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命为世界历史文化古城的地方。
从蒙特利尔到魁北克市开车大概两个半小时,不过最后还是决定坐火车去,感受一下加拿大这个高税收高福利国家的公共交通,蒙特利尔的火车站虽然不是很宽大,但干净而方便,售票柜台后面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妇女,“Bonjour”(你好),一听我讲英文,马上顺溜地切换了过来,她见我们三人,特意安排了一个四个面对面的位子,详细地介绍了在哪里候车,上车,几号车厢,火车开3小时15分钟,车上没有免费食品和饮料供应,候车厅里有许多咖啡馆,有食物外卖……就像在叮嘱她的的女儿出门事宜。态度热情而周到,也不管后面排着长队,而排队的人也很耐心地等着,没有丝毫抱怨,这是在国外经常可以看到的一景。
火车只有5节车厢,车厢并不大,但很明亮整洁,走道一边是两个位,一边只有一个位,位子非常舒服,在这个只有三千多万人口的国家,公共设施俱全但规模却适中,虽然加拿大的土地、森林及其他自然资源丰富,但盲目追求规模。大而无当,在当地人看来既不经济,浪费又不环保,那简直是一种犯罪。
火车准点启动,车上的乘客开始拿出笔记本电脑、报纸、书籍各忙各的,即使交谈也轻声细语,车厢里安静极了,只听到火车撞击铁轨发出的有节奏的声响。我取着了《The
Devil Wears Prada》的作者刚刚出的新书《Chasing Harry
Winston》,这一回封面上的四寸高跟鞋跟上套上几颗硕大的钻戒,讲三个曼哈顿年轻女子如何追求她们的所谓幸福,在经过了《Sex
and the City》、《Lip Jungle》和《Cashmere
Mafia》,这样的故事结构是否有些老套了?
魁北克市整个就像是一块树立在河边的有点陡峭的大岩石,整个城市分为Lower
Town 和Upper
Town,顾名思义,整个城市被一条悬崖一分为二,下城从悬崖的下面一直延伸到码头,上城则盘踞在悬崖上,以前曾被法国人当作最高要塞,至今那些被修复过的古炮还整个的排列在悬崖上的石墙掩体后。在整个城里溜达,就像一直在爬坡一样。
在魁北克市当然最好就选择住在Chateau
Frontenac,一座法国式的宏伟古堡,现在是Fairmont
Hotel,从古堡酒店的窗口望出去看St.
Lawrence河静静地流淌,河水在阳光下熠熠闪烁,在一刹那,你会疑惑自己正身处何时何地。
魁北克城真的不大,一天时间足以走完整个上城和下城。从上城到下城,如果想走捷径,可以搭乘一段特别建造的电梯,只是一般电梯是垂直上下,而这里是斜向地上下,很有创意,也成了观光者必试的。
下了电梯,就到了北美洲最古老的街道Rue du
Petit—Champlain,顾名思义,这是条很狭窄的长长的石头路,顺着地势斜斜地向下,路两边是二、三层一幢幢的石头房子,开满了卖旅游纪念品和当地特产的小店,房子都被漆成鲜艳的颜色,颇有点法国南部小镇的味道。沿着Champlain一直走就到了河边,以前的老码头是运货的,老的面粉坊房的石头建筑还矗立在河边,在古时候,船把谷子运到码头,就地在坊房里磨成面粉后运进城或沿河发散到其他小镇。
河边一幢建筑的二楼有个Pans的餐厅,因为无敌的河景而几乎爆满,黑色木地板,黑白镶拼的六边型马赛克,勃根弟红色的墙面,非常巴黎式的Art
Deco,食物是法国式和西河岸的混合,美食美酒+美景,在这一刻谁还关心到底是身在何处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