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找中国隐形冠军

(2008-03-03 16:58:53)
标签:

隐形冠军

财经

    有些日子没有更新博客了,新年过完就开始忙碌起来,真的是一年之际在于春。承蒙网友们关心,有个朋友是个博客高手,思维活跃笔头勤,拥簇者众多,有一次,一个星期没有更新博客,粉丝们就纷纷留言,询问是否出了什么事还是生病住院了,让他感叹的很,从此之后就不敢有一丝松懈。

 

    上周五去电视台参加录一档“头脑风暴”的节目,已推了几次,不好意思再推,所以从北京出差回来就赶去了。这期节目讲的是中国的隐形冠军。所谓隐形冠军指的是那些某个产品市场成细分市场的龙头企业,一般都控制着这个市场50%以上的份额,他们的产品大多为中国产品,即使是终端产品也由于产品或市场过分细小而容易被人忽视,所以一般这样的企业在业内也许名气很大,但在社会上或大众眼里却是寂寂无名。

 

    当大家都被满大街上那些世界500强和顶尖名牌,缤纷璀璨的广告牌所吸引,被电视里中国知名企业的广告攻势所俘获,被那些超级富豪的成功故事所激励,我们是否想到千千万万个企业构成的金字塔,处于塔尖的那些有规模有品牌的企业其实只是少数,大量的企业是那些寂寂无名的中小企业,他们构筑了整个企业链条的塔基和中间部分,在它们之间要经过多少次的大浪淘沙和生态进化,才能从中间产生出立于塔尖的那些世界知名企业来。在财富500强最多的美国,中小企业占到了90%以上,在以制造业著称的德国,出口贸易乃至整个经济的中流砥柱并不是那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字,西门子、拜尔、梅塞德斯——奔驰,而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但高度专注于某个远离大众视野的行业领域,服务于全球市场,产品创新遥遥领先于同行的中小企业。

 

    在中国,中小企业所占的比例更是高的多。中小企业不仅是社会就业岗位的主要提供者,而且在中国出口经济中占据了核心的地位。尤其在广东和浙江一带的中小企业,已涌现出了一批隐形冠军。现在在深圳中小板上市的两百多家上市公司里,不少都是细分行业的龙头老大,所谓的隐形冠军。

 

    从投资人的角度看,那些专注于细分市场,紧贴下游客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的隐形冠军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因为这类企业在行业里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如果一旦获得资本的支持,甚至于上市,是最有可能去进行行业的战略整合,做强做大的,虽然成长性可能没有那些Start Up(创业企业)大,但风险性较小,一旦踏上下游行业大发展的顺风车,是最有可能给投资人带来稳定而不菲的回报的。黑石集团曾经在去年花了13亿欧元收购德国的“Klockner Pentaplast”, 一家专注于食品、医药包装薄膜的全球龙头企业,像我们亚商资本投资的贝发集团——最大制笔企业。圣农——东部最大的集中养鸡、屠宰企业,肯德基、麦当劳的主要供应商之一。亚都——中国最大加湿器生产商等等,都是属于他们行业的隐形冠军。

 

    在节目录制前,主持人和导演一再提醒,为了让节目更有份,更出新,嘉宾们最好能有不同意见,“火药味”越浓越好。江湖上大凡武林高手,都有“命门”,即软肋。谈到这个话题当然是五花八门,各有观点。其中一家专门做指甲钳的企业家它的营销策略是用讲故事的方法来进行团购礼品推销,公司创始人、董事长个人确实也是一个很有推销能力,很有特点的一个人,但我却“攻击”他的这种商务模式过于“玄乎”,大凡成功的商务模式都是最简单的,太“玄乎”的事情就会变的有点“玄”。

 

    对中国那些年轻的隐形冠军来讲,我亮的白板上写的最大的“命门”是“孤独”。这个“孤独”包含了两层含义:一层是大多数隐形冠军都是靠着创业者的热情、雄心把它做大的,这种家族式企业的治理结构如果在适当的时候不解决好,就可能因为创业者的退体,第二代没有兴趣子承父业,职业经理人没有引进等原因而使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停步不前,甚至走下坡路;另一层是隐形冠军都是采取聚焦战略,专注成就了他们,但是在企业发展中外来的诱惑太多,隐形冠军们在孤独中能否有定力,毅力,不受诱惑,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当然,无论怎样,大家都希望隐形冠军们能一路走好,也希望中国多产生出一些隐形冠军,让PE们有更多的投资机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