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前夕的美国零售市场与往年相比显得有些冷清。旧金山联合广场四周的Macy’s、Saks
Fifth
Avenues等百货公司的大楼上虽然早已张灯结彩的,布什政府也接连发布了“急冻利息”和减税等政策来稳定市场,但消费者仍然对08年的经济和市场状况不乐观而捂紧了口袋。
12月19日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CIC”)突然宣布,以50亿美元入股摩根斯坦利强制性可转债,这则消息着实震惊整个金融市场,而几乎与此同时,也有消息传出新加坡政府的投资公司淡马锡正在与美林进行初步接洽,欲出资50亿美元收购美林的一部股份。尽管摩根斯坦利的报表很难看,这两则消息不仅令他的股价应声上涨,甚至给美国股市也注入一剂强心针,股市在21日圣诞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升红线收宫,华尔街终于喘了一口气。
在华尔街供职的1.5万名投资机构的职员一直是这个金融帝国脚下的“黄金部落”。他们居住在曼哈顿岛上最昂贵的上东区,在被称为“世界十字路口”的时代广场办公。在2006年的圣诞前,他们平均每人领到了13.7万美元的丰厚红包。而现在,华尔街正在度过7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天。华尔街上遍地简历,由于次级债风暴的打击,今年前11个月,美国金融业总共裁员14.6万人,打破了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时裁减12万人的历史纪录。而以中金公司为首的新兴市场金融机构则跃跃欲试,希望借此机会低成本吸纳华尔街人才。
不仅如此,来自亚洲和中东石油美元国家的政府主权基金也正在加快进行全球投资,尤其是对美国处于困境中的金融资产投资的步伐。除了上面提到淡马锡的对美林的可能的投资外,新加坡政府的另一个投资基金GIC在两个多星期前也宣布将伙同一个中东的投资人一起对UBS投入115亿美元,而GIC将投入其中的96亿美元。
淡马锡成立于1974年,从最初的3.54亿新币的资产组合发展到今天总资产价值已达1640亿新币,而GIC,1981年时利用外汇储备创建,至今正管理着相当于1000亿美元的资产。一开始他们的投资策略是比较谨慎的,而近年来,他们的投资日趋全球化,单个投资规模也越来越大,投资风险加大,当然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额投资回报,比如他们对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在IPO前的投资,使他们获得了惊人的收益。
虽然淡马锡从前两年在泰国前总理他信家族手中买入了泰国电信公司的控股权这个交易中也获得了有关政治风险的一些教训,因为他信家族在交易条款中作了安排使他们能避免支付资本收益的税赋,而这个交易成为泰国爆发反政府暴动的导火索,并最终致使他信下台。不过,新加坡这两个基金的成功模式越来越成为其他国家的仿效的榜样。除了中国之外,拥有大量石油美元外汇的中东国家也纷纷出手。最近,沙特阿拉伯计划要建立一个估计规模将超过阿联酋的Abu
Dhabi基金5000亿—9000亿美元的国家主权基金,如果这个基金成立的话,他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一个主权基金。
这个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有意思,当美国的投资银行、基金们在加速对新兴市场的投资的时候,可能这些国家的主权基金也在开始对美国和的金融资产及其他资产的购买,这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将使全球的金融和资本有一种更趋紧密的趋势。一开始做两单吸引眼球的交易也能令人接受,当然最终还是要看谁家的资产保值增值法做得最好,这将是个长期的、最具挑战性的任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