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看PB而不是看PE

标签:
证券股票pbpe估值杂谈 |
1. PB波幅一般小于PE波幅,越是相对静止的东西越是有利于做为估值公式的参照物。 下面是A股历史的总体PB、PE走势图,PE的波幅明显大于PB,虽然从总体上看差别不是太大。但就个股而言,差别巨大,见理由2。 http://www.leson6666.com/data/attachment/portal/201007/20/211701oufnffy9ny8yf98y.gif 2. 一个企业的盈利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化,也会产生变化,有时候变化非常剧烈,去年还巨额盈利,今年就亏损。虽然消费、零售行业的变化比较小,但也会变化,从企业成长的历史来看,20、50年后,股价最终必将靠近净资产值。如果对一个企业进行估值,如果是:公式1:Value=f1(N),其中N为净资产值,假设f1中其他变量都为常数或变化很微小的数,那么这种估值方法等于在看PB。如果是:公式2:Value=f2(R*N),其中N为净资产值,R为净资产收益率,那么R*N相当于净利润,这种估值方法等于在看PE。显然如果R能保持常数或很微小的变化,那么公式2可以在某种程度等同于公式1,但从现实世界看,R(即净资产收益率)变化较大,对于消费零售行业,虽然几个月变化比较小,跟别的企业相比变化比较小,但放在三五年,其绝对值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对于那些靠一两笔巨大投资收益急剧拉高净资产收益率的公司,R的变化非常巨大;对于属于周期性行业的公司,R的变化甚至可以从25%变化(欣欣向荣)到小于 0(发生亏损)! 3. 净资产值本身也会随着盈利和亏损发生变化,但就其绝对值而言,变化比净利润的变化小得多。 4. 财务报表上,净利润调节经常发生,有时候会存在人为制造的陷阱,而净资产值的陷阱相对少许多。 所以,为了对一个公司有一个比较客观的估值,以决定我的买卖行为,我认为看住PB比较合适,至于不同公司的净资产有不同的盈利能力,可以用1倍PB 或3倍PB来评估。说到底,净资产值基本上就是股东权益,我是股东,从字面上讲,眼睛看住股东权益比较合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