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兴趣活着
沙鸥
昨天在回北京的飞机上,同事问我对职业经理人和创业怎么理解?我说,这是职业生涯的两种模式,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关键要看每个人对职业生涯的价值是如何理解的了。
马云说:人不会因为做错什么而后悔,而会因为没做什么而后悔。人的一生到底怎么过才是有意义的呢?
上周遇到个朋友说他曾经辞掉了电力系统令人羡慕的工作,电力系统工资很高而且稳定,但是在电力系统发展的轨迹你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人如果未来的路今天就知道了,也就没什么意思了。前段时间他又放弃了赢利丰厚的煤炭生意,做煤炭只是为了嫌钱,成天跟一帮只知道钱的煤老板混在一起,好象也不是他要的生活,他总觉得生活应该过得更有意义一点。
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课时,老师让我们假想一个情境:假如你的生命只剩下最后一周,你想做什么事呢?老师让我们把想做的事写下来,然后说,这就是我们每个人现在就该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我们再假想一下:如果生命只剩一年、三年或十年,我们还愿意继续着现有的工作吗?在向上帝报道前,我们会为没来得及做什么而后悔吗?
再回到我同事的问题,我的答案是:如果你认为在一个组织中(企业或非赢利性组织)做的层级越高越能体现你的价值,职业经理人就是你合理的选择。不过大多数人都有创业的冲动,只是付诸实践的只有少数人而已。
选择职业经理人还是创业好象是两条路,但是有共同点,那就是兴趣。我认为职业生涯有两种境界:一种是为生存工作,工作的目的是能取得一份养家糊口的收入,你没有太多的选择工作的自由,能保住现有的饭碗就不错了。另一种是为兴趣工作,做这份工作是因为你喜欢,薪酬是次要的,你有能力只选择感兴趣的工作,哪怕暂时没有工作,也不会造成太大的生活压力。总的来说,我倾向于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后才能思考继续打工(职业经理人)还是开始创业,而这种选择的出发点应该是兴趣。
有个名词叫“财务自由”。意思是说,不需要工作,存款或资产性收入也能保持现有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就说明你已经进入了“财务自由”的理想状态了。如果在财务自由后再创业,风险就会小得多,成功的可能性也会更大。
我想,我们现在要做的一切,应该是为了在向上帝报道前能对自已说:我没有什么后悔的,因为我做了我想做的事,过了我想要的生活!
经历是人生真正的财富,从现在开始,为兴趣活着,做自已想做的事!
点击加入江苏经理人圈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