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权还是分权
沙鸥
权力的合理分配在企业的发展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逐步集权还是不断分权呢?可以简单地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
从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来看,不同时期权力的集中度不一样。企业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创业期、存活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在创业期,企业内外的磨合都不成熟,企业生存能力很弱,统计数据表明,85%的新公司会在三年内消失。这个时期,需要权力的高度集中,确保企业上下步调一致,集中有限的资源,让企业能够存活下来。
处于存活期向成熟期过渡的企业,生存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企业需要考虑增加产品,扩大市场等发展问题。这些时期,因为企业高层领导者个人的能力、精力有限,已经不能事无巨细,对公司的所有问题进行决策了。持续授权,调动下属的积极性,让他们拥有更大的权力,是保证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处于衰退期的企业,必需正视市场环境变化、产品更新换代等现实,在处理必须淘汰的产品、必须退出的市场等问题时,需要重新集权,这样才能使公司的损失降到最低。如果能够不断推陈出新,企业自然可以基业长青。否则,将权力收回到企业高层,果断停掉一个产品,退出一个市场,甚至关掉一个企业,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从市场细分来看,如果不同的细分市场差异不大,权力可以相对集中。比如不同的细分市场中客户需求相同,操作模式相当,员工素质也大同小异。这种情况对员工或下属机构的创新要求不高,按上级要求,严格执行就可以了。必竟集权的企业,由下属带来的直接风险要小得多。
不过,对大部分企业来讲,基本上不存在相同的区域市场。从国内环境来看,不同省市差别很大,客户需求千差万别。这种情况下,权力过于集中,就不能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导致任何一个市场也服务不好。时间一长,员工的思想就会发生波动,上下级矛盾激化,员工的工作激情和创新精神受到打击。对市场的反应迟钝了,企业还能健康地发展下去吗?
从企业的特点来看,生产型企业需要相对集权,分销型企业需要相对放权。生产型企业需要保证品质的一致性,在原料、资金、人才等资源上,集中使用效率更高。分销型企业则不同。特别是对产品渠道不具有垄断性的企业,下级组织或下级员工的灵活性、主动意识和创新精神非常重要。在不同的竞争市场上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竞争策略,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
赫塞—布兰查德的情境理论说,企业如果能够依据下属的成熟度选择正确的领导风格就会取得成功。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下属可以是员工个人,也可以是下级组织。下属综合能力偏低时,权力要集中,随着下属能力的提升,就需要不断的授权,这样的企业才会成功。
管理上有个原则,别人能做的事,自已坚决不做!就是说,如果下属能力提升了,就应该及时有效地授权,让下属有权力做更多的事,这才是企业的发展之道。
资源分配权是权力的重要表现形式。有种观点主伙:资源只有集中使用,才能提高企业效益。这种说法有些片面。资源的分配应该是越合理越好。判断是否合理的标准应该是,有限的资源能否通过合理分配,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需要。
总的说来,集权和分权是辩证的,在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针对不同的业务、不同的下属要灵活授权。不过,公司成长的过程,总体上应该是个不断分权的过程。基层的权力越大,公司才会发展得越好。持续分权应该是公司的管理目标之一,关键是要处理好如何分,何时分,分给谁等问题。分权是一门艺术,就不在本文讨论之列了。
点击加入江苏经理人圈。QQ群号:4050192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