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虎撑
虎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855,861
  • 关注人气:1,94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海拾贝】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

(2017-09-14 14:38:53)
标签:

健康

医海拾贝

分泌性中耳炎

球囊扩张咽鼓管成形术

耳朵“进水”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患者感受最深的就是耳朵有闷堵感和听力下降。试想一下,洗澡后耳朵进水是什么感觉?
    分泌性中耳炎就是一种耳朵“进水”,但其位置更深,不在外耳道,而是在中耳,任你如何侧身蹦跳也出不来。连接中耳与外界的唯一自然通道——咽鼓管发生阻塞引发中耳腔负压,导致中耳积水,就会形成分泌性中耳炎。
  传统治疗 痛苦多易复发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成人及儿童均可发病,约40%的儿童曾出现过分泌性中耳炎。严重患者可能形成“胶耳”,粘连性中耳炎,甚至造成不可逆的耳聋。对于反复发作、难治性、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传统治疗方法主要是鼓膜穿刺术、鼓膜切开术、鼓膜置管术或永久性鼓膜造孔术,但均有复发可能,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鼓膜钙化、穿孔等并发症。
  球囊扩张 疏通阻塞咽鼓管
  有一种德国先进技术,采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初步尝试获得成功。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基本原理是在鼻内窥镜引导下,通过球囊扩张咽鼓管,改善咽鼓管的通气引流。具体做法是在鼻内窥镜引导下,将咽鼓管扩张球囊经咽鼓管咽口导入咽鼓管,越过咽鼓管狭窄处后,用相当于10个大气压的水压球囊扩张2分钟,使阻塞的咽鼓管再通,从而治愈分泌性中耳炎。
  10分钟手术 患者症状消失
  一位62岁女性患者,有慢性分泌性中耳炎10余年,长期右耳闷塞、听力下降、头胀不适,严重影响工作及生活。发病以来曾先后多次接受药物治疗、咽鼓管吹张,并前后6次接受鼓膜置管术,均因中耳积液粘稠堵塞通气管或通气管脱落而复发。为其进行电测听、乳突CT等充分检查后,结合以往治疗方案,医生建议她接受“球囊扩张咽鼓管成形术”。
  手术在内镜直视下进行,无辐射,出血极少,在减轻手术创伤的同时极大的提高了治愈率。手术进程顺利,前后仅花10分钟,患者麻醉清醒后自觉症状消失。
  目前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手术适用于咽鼓管功能障碍相关疾病,如分泌性中耳炎、粘连性中耳炎、航空性中耳炎等,未来它或能成为这些患者新型治疗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