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即10月29日是第十一个“世界卒中日”,今年卒中日的主题是“正视卒中,可防可治”。作为危害我国城乡居民生命健康最重要的疾病和健康杀手之一,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这“四高”特征。国内每年新增大量中风患者,且年轻化趋势明显。如中风患者,尤其是缺血性中风患者发现及时,在发病4.5小时内进行急性溶栓治疗,大部分患者不良后果可能被阻止。中风在中国的死亡率是北美的5倍,院前延误是主要原因。很多病人及其身边人并不知道发生了中风,即使意识到可能是中风,也很少会立刻拨打120送达医院。为此,中国卒中学会向公众推荐“中风1-2-0”这样一个便于公众理解的卒中迅速识别、即刻行动的新策略(见上图):“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如果通过这三步观察怀疑发生了卒中(俗称脑中风),立刻拨打急救电话120。
轻型卒中一般指症状轻微、非致残性卒中。在急性脑血管病事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急性缺血性轻型卒中统称为“轻型卒中”。国内每年新发轻型卒中患者约有300万,主要表现为一过性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清、面部歪斜等。事实上,轻型卒中患者只要发生过一次,就如同在体内埋下“炸弹”,患者随时处于复发的风险中。据统计,轻型卒中患者1年累计复发率16%,即每6个患者中就有1人复发。一旦卒中再次复发,很可能会出现更加严重的、不可恢复的残疾甚至死亡。
轻型卒中是需要紧急干预的卒中预警事件,也是二级预防的最佳时机,但因其持续时间很短,病情迅速好转,常被患者及家属忽视。早期发现卒中症状,把握黄金救治时间非常重要。美国很早就意识到卒中快速识别和即刻行动的重要性,在2007年创造出用“FAST”,这个意思为“快速”的简单词语来代表卒中的常见症状和即刻拨打急救电话(Face,面部;
Arm,手臂;;Speech,语言;Time,时间)”,该科普教育在美国各大公共场所已是无处不在,在电梯和食堂里都可以看到。其效果也非常显著,卒中死亡率从2010年的排名第三下降到2015年的第五位,该教育模式已经迅速推广到28个国家和地区。但由于中国懂英文的人相对较少,基于此,中美专家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学者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蕾蔓医学院学者合作提出
“中风1-2-0”新策略。相关文章被临床神经学领域排在第一位的国际杂志“Lancet
Neurology”(柳叶刀神经病学)接受并于10月29日(世界卒中日)正式在线。“1张脸,2只胳膊,0(聆)听语言,即使是小孩和老人,以及受教育程度低的人也能很容易地记住。
“中风120”策略可以帮助患者和家属快速识别卒中,一旦发现症状,应第一时间拨打120,首先前往有卒中中心的医院进行救治。特别呼吁家庭和社会能够更多关注轻型卒中,高危人群要定期接受体检,进行卒中风险评估,最大程度地预防卒中及其他慢性疾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