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疑释惑】您了解咳嗽心肺复苏(cough-CPR)吗?
(2016-04-07 00:03:06)
标签:
365健康解疑释惑咳嗽心肺复苏及时有效 |
上述描述中所写的“清醒期大约10秒”,这包括了恶性心律失常发生-心脏失去泵血能力-大脑血流中断的总时间,而咳嗽复苏应该在恶性心律失常发生伊始就要进行。大多数人在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时并不会有任何的症状,只是在心脏失去泵血功能导致大脑缺血了才突发晕厥,也就是说:危险来时您自己没发现,等发现了又为时已晚了。所以使得咳嗽心肺复苏用于自救变得不可行。因此指南明确说了,咳嗽心肺复苏不能用于反应迟钝的患者,更不应该教给普通施救者。因此,这种“旁门左道”的技术其实不适合传播给普罗大众学习。
个人自救难,他救很关键
那么,如何面对心脏骤停(心源性猝死)呢?显然,防患于未然,远比临时抱佛脚重要。
首先一定要树立“防”远胜于“治”的观念,预防心脏骤停(心源性猝死)主要关注5类人群:
1.既往心脏骤停存活下来的人;
2.严重心脏病(如心力衰竭晚期、心肌梗死后等)处于高危风险的患者;
3.器质性心脏病(心脏结构发生了异常,如瓣膜病、肥厚性心肌病等)患者的一级预防;
4.遗传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家族有猝死史;
5.一般人群的一级预防,包括可能存在隐匿的心脏疾病但既往没有发现的人群,不明原因晕厥的患者。
其次要定期的健康体检,要包括心电图和心脏彩超,如发现有异常,需要积极向专业的医生进行咨询,家族成员中有青壮年突然去世的,更有必要到心血管专科尤其是心律失常专科就诊,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如运动试验、电生理检查等)。对本身就有心脏病的患者,定期的门诊复查是非常必要的,尽量不要独居在家或独自外出。对于那些生活压力大的人,在发现反复心慌、突然的晕倒和极度疲劳等症状时,也需要积极寻求专科医生的帮助。
那如果真的一旦发生了心脏骤停,又应该如何处理呢?
发生心脏骤停之前从开始到意识丧失,可能都没有很特别的症状,个人难以自救,但家人、同事或其他目击者却有可能提供关键的帮助。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是挽救心脏骤停患者最重要的措施。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身边人,积极参加心肺复苏的训练,是最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