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孤独症日】远离抑郁症:宣泄、自我激励和转移目标

(2016-04-02 00:03:06)
标签:

365

健康

四月二日

世界孤独症日

防治

     今天是第9个“世界孤独症日”。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因神经系统失调影响到大脑功能而引致的终身发展障碍,症状在三岁前出现,患者多为儿童。至今,孤独症在世界医学界都还没有找到确切病因,但90%的孤独症都与遗传基因相关。以社会交往和沟通障碍、刻板行为及兴趣范围狭窄为主要特征的发育障碍;不少患者伴有明显精神发育迟滞、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这是一种因神经系统失调影响到大脑功能而引致的终身发展障碍,症状在三岁前出现,患者多为儿童。目前还没有一种治疗可以彻底治愈这种疾病,对患儿的治疗也仅限于通过日常生活的结构化教学、语言训练等恢复性锻炼来帮助他们获得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

  自闭症已是个世界性的难题。不过现代医学可以通过尽早诊断、尽早干预来缓解孤独症患儿的症状,并逐步好转。目前最早可以在孩子18个月的时候发现症状并确诊。把4月2日定为世界孤独症日就是希望能够让社会上更多的人和更多的家长尽早发现孤独症患儿的症状,尽早对患儿进行治疗。对自闭症儿童来说,要先重点教生活自理、社会行为规范等生存技能。

  自1982年中国大陆首次报道两例孤独症患儿以来,自闭症发病率已经达到五百分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约有50余万儿童患有自闭症。由于每个孤独症患儿都有其不同的患病成因,个性差异很大,对于孤独症患儿的治疗和训练需要个案分析,目前国内急缺接受孤独症患儿的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孤独症患儿的治疗过程难度很大,半年左右的训练是看不出什么明显成效的,有的治疗几年才能在社会交流等功能性的成长方面有所进步,有的患儿甚至不退步就是一种进步了。作为一种发育障碍,自闭症的成因很复杂,无特效药,康复训练等是目前证明唯一有效的矫正途径。

    早筛查、早发现、早干预,对康复很重要。所有新生儿母亲,对孩子以下11个异样反应要高度警惕:一岁还没牙牙学语,不会用肢体语言表示需求;16个月还不会发单音;两岁不会发两个字的音节;对叫名字没反应;语言和社交技能退步;无目光对视;不知道玩具的正确玩法;将物体按固定方式排列;迷恋单一物品;不会笑;听力有问题。

    对于成年人罹患的抑郁症来说,宣泄、自我激励和转移目标,是远离抑郁症的三大方法。

    1.宣泄法

    当对生活环境感到厌倦、压抑时,可以采用宣泄法。比如与朋友交谈,说出心中的烦恼;找个无人的地方大声呼喊等,将心中的不愉快、压抑释放出来。

    2.自我激励法

    当自己被意志消沉、失望、自暴自弃等不良心理情绪笼罩时,可激励、鼓励自己重获信心。同时,看一些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东西唤醒自己获得勇气。

    3.转移目标法

    有意识地将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地方,如心情烦躁、焦虑不安时,可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将心思转移,获得快乐和满足,排遣心中的烦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