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冬,天气变化多端,宝宝穿衣成了大问题,市民家中的老人给宝宝穿太多,捂出汗,理由是宝宝手脚发冷还常打喷嚏,只能多穿点。宝宝不会说话表达自己的感受,添衣减衫全凭家长判断,怎么才能确定他是冷是热呢?
摸手脚,不靠谱
事实上,宝宝手脚和脸蛋冰凉,不一定表示不够暖和。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宝宝的血流分布集中在躯干、内脏,四肢分布较少,这使得远离心脏的手、脚特别是指尖部分血液循环较差,容易有手脚冷的现象。同时,小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机体不能很好地应对温度的变化,此时急急忙忙给宝宝添衣,可能会捂坏宝宝。
如果触摸宝宝的颈背部暖和而手脚冰凉,可以给宝宝穿上手套和(或)脚袜保暖,避免受凉或冻伤。
摸后颈,知冷暖
确定宝宝是冷是暖,家长摸摸宝宝的颈背就可以了。为什么呢?颈背离心脏较近,能比较准确地反映真实体温。
具体方法是:将手掌从孩子后衣领伸入,摸宝宝的后颈和背心处,感觉皮肤温暖干燥,表示穿衣合适;如果潮湿有汗,说明穿多了,应该减少衣物;如果感觉寒凉,就要及时添衣。测试时,要注意大人的手掌应温暖干燥,以免对宝宝造成刺激。
宝宝新陈代谢速度快,体温相对较高,有个简单的穿衣法则,可供家长参考:1岁以内的宝宝,可比大人多穿一件(平均厚度的)衣服;1~2岁的宝宝,可以跟大人穿得一样多;3岁以上的孩子基本能表达冷暖,可根据孩子的感觉意愿穿衣。
打喷嚏,别慌张
很多时候,家长一听见宝宝打喷嚏就紧张,以为着凉了,赶紧添衣。儿科有经验的医护人员都知道:其实几个月大的宝宝打喷嚏,是正常的现象,并不一定是冻着了。
新生宝宝尚未出生时,母体的羊水环境是清洁纯净的,出生后,体内外温差影响,以及外界的细微颗粒缺乏鼻毛进行阻拦,都会刺激宝宝鼻部,从而出现打喷嚏的现象。如果打喷嚏同时伴流鼻涕,才可能是感冒了。
不少家长会煮葱白水、红糖姜水给宝宝喝治感冒。儿科有经验的医护人员认为,6个月前的宝宝,不建议使用这种方法,以免刺激娇嫩的胃部。6个月之后,添加了辅食,可适当使用。此外,这个方法只对着凉引起的感冒,初起时使用能奏效。感冒是自愈性疾病,也就是说,不用药,也可以自己好。注意休息,多喝水,可以缩短病程。如果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高热等,需要及时去看医生,确诊是否有其他病因。
如何正确用体温计给宝宝测体温、
判断宝宝有没有生病,第一件事当然是:测体温!
很多家长测的体温,其实都是错的。
一般家长是这么做的:给孩子测腋下温度,然后习惯上
0.5℃。很多宝宝本来是37.3℃,一加0.5℃顿时变低烧,让家长们很担心。
一般来说,肛表和口表是相对最准确的,而外表体温与肛门、口腔的温度相比,一般会少0.5℃。腋下体温量的是体表温度,所以很多人会
0.5℃。
但大部分儿科医生都认为,不需要
0.5℃。很多医生和护士都发现,如果不
0.5℃,孩子的体温不超过37.3℃,就不算发烧。但如果没有
0.5℃,孩子的腋下体温在37.4℃以上,发烧的可能性就比较高。
以下可以作为通用标准供大家参考:腋下体温,37℃-38℃都算低烧,38℃-39℃算中烧,39℃-40℃算高烧,40℃以上算是超高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