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0月29日是“世界银屑病日”,今年的主题为“希望·行动·改变”。
目前正值秋高风燥的节气,在各医院的皮肤科门诊,因皮疹增多、脱屑明显且瘙痒加重而前来就诊的银屑病患者大幅增加。为什么呢?答案是:秋冬季节银屑病之所以高发,皆因皮肤干燥是大敌、普通感冒是诱因、心理失调是关键。因此,秋冬季节,患者务必警惕牛皮癣发作三大诱因。
皮肤干燥是“大敌”
皮肤的外观与角质层的含水量关系密切,正常皮肤角质层通常含有10%~30%的水分,以维持皮肤的柔软和弹性,当角质层含水量低于10%时,皮肤就会出现干燥、紧绷及脱屑等症状。秋风一起,由于气候干燥及气温降低,人体皮肤的汗腺及皮脂腺分泌也随之大大减少,皮肤干燥就不可避免。如果皮肤很干燥,那银屑病就有可能愈发严重。那么,秋冬季节,银屑病患者如何适当地为皮肤保湿防燥?
首先是选择相对油性的保湿霜,可锁住皮下的水分而防止水分丢失,进而保持皮肤的滋润。另外,还要多喝水;可在室内放置空气加湿器或放上一盆水以增加空气的湿度;洗澡时水温不宜超过正常体温,也不宜使用刺激性较大的香皂,不宜过度搔抓或用浴巾大力搓擦,浴后可全身涂抹保湿霜或保湿乳液。饮食中应尽量增加蛋白质,并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新鲜绿叶蔬菜、胡萝卜、西红柿等,少食或忌食咖啡、可乐以及辛辣煎炸等刺激性食物。
普通感冒是诱因
秋季夜长而昼短,早晚温差增大,如果没有及时添加衣物及做好保暖工作,极容易着凉感冒。而门诊中很大一部分病人常因感冒而导致病情加重,特别是以咽喉疼痛为主要症状的咽喉炎或扁桃体炎患者。
患者应当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多休息,少去公共场所,并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服。另外,在出现感冒时,一定要积极治疗,切不可因感冒是小事而有病不治,抱有侥幸的心理。
心理失调是关键
例如来门诊就医的33岁的白领黄女士,近来因工作压力大且经常熬夜,背部突然长出了不少丘疹和红斑,当时没有太在意,自行擦药几天后不见好转,皮疹反而进一步融合成地图样斑块,并伴有大量脱屑和瘙痒,于是到医院就诊,最终确诊为寻常型银屑病。
故,皮肤科医生特别强调,精神心理因素已成为激发或加剧银屑病病情的首要因素。
精神紧张、工作劳累、情绪抑郁、家庭纠纷、夫妻不和等诸多因素长期得不到缓解,容易导致精神心理平衡的紊乱,继而出现神经免疫功能的失调,在相关银屑病遗传背景下,从而诱发疾病出现或使其进一步加重。而银屑病发生后,患者常因病情缠绵、皮肤外观不雅、害怕他人议论与歧视等而心理压力很重,病情更不容易好转,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因此,皮肤科医生建议,患者要以坦然的心态面对疾病,并学会自我排解压力。同时,还应当积极的学习相关银屑病防病治病的知识,建立科学的诊治观,保持良好的心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科普】神经性皮炎不是“癣”
神经性皮炎在中医称为牛皮癣,但神经性皮炎的实质不是癣,而且牛皮癣也是在西医上称为银屑病的常见皮肤病。
现代医学认为,神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功能障碍性疾病,多发生神经末梢的皮肤部位,如颈后部或其两侧、肘窝、腘窝、前臂、大腿、小腿及腰骶部等。常成片出现,呈三角形或多角形的平顶丘疹,皮肤增厚,皮脊突起,皮沟加深,形似苔藓。常呈淡红或淡褐色。以剧烈瘙痒为主要的症状。目前对神经性皮炎的原因尚不明了,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过度紧张、兴奋、忧郁、疲劳、焦虑、急躁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变,皆可能是神经性皮炎的诱因。局部刺激、搔抓、衣领的摩擦、过敏体质、多吃刺激性食物等,也可能引起神经性皮炎。
而人们所说的“癣”,实际上是一类由于真菌(人们常说的霉菌)感染而引起的皮肤病。由于患病部位和症状不同,一般可分为头癣、体癣、股癣、手足癣、甲癣、花斑癣、牛皮癣等等。这些真正的“癣”病最好到医院皮肤科做一个皮肤真菌的检查来确定诊断,检查结果也可以指导治疗药物的选择。
而神经性皮炎全身疗法可用安定镇静剂或抗组胺药物,如安定2.5mg每日三次,扑尔敏10mg肌注,每日一次,3-5次为一疗程;还有一些新一代的抗组胺药物可以选用,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等,这些药物的最大优势是没有嗜睡副作用,但它们的疗效没有明显差别,外用药物治疗以激素类药物为主,
确实容易复发,预防复发需要患者的配合和依从性,日常注意事项包括:1.神经性皮炎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生活无规律、睡眠不好、月经异常、消化不良、便秘等都可能加重症状,故应注意,在有这方面异常时,积极治疗养护。
2.自我疏导,放松心态,克服烦躁易怒,焦虑不安等不良精神因素。如神经衰弱明显者可给予安眠镇静类药物。
3.日常饮食尽量避免鱼虾海鲜、牛羊肉、辛辣刺激性食品等,多吃水果和蔬菜,避免饮酒。
4.一定要剪短指甲,防止搔抓致破,继发感染。
5.平时穿着内衣应宽松,柔软材质。
6.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搞好个人卫生,不要用过热水及肥皂等碱性洗涤用品洗擦。
7.使用润肤产品,可以起到一定的止痒兼修护皮肤作用。8.避免过度使用含激素成分的药膏,以免形成激素依赖。
该病并非不可以战胜,需要患者和医生的密切配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