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体奥秘】人为何会“饱打瞌睡饿心酸”?

(2015-09-28 00:03:06)
标签:

365

健康

精糖

血液

消化系统

    人们发现,饭吃太饱可以引起疲劳感。为什么呢?

    因为胃中过多的食物使得血液循环中的血液首先满足消化系统的需要,由于神经反射的作用,体内交感神经受到抑制,胃肠副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血管扩张,全身血液比较集中地流注胃肠,以满足其消化吸收的需要。此时,本来应该给大脑输送的血液和氧气就会分流到消化道去,而大脑轻度缺氧导致人昏昏沉沉,筋疲力尽。
    现代医学研究揭示,食量不仅可以左右人的精神状态,食物的主要成分也能影响到疲劳的产生。高脂肪的食物和精糖在诱发躯体疲劳的食物中,是最为突出的元凶。脂肪在消化系统中消化、在体内代谢需要很长时间,而碳水化合物可以触发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骤然上升和下降的变化,这些情况均可诱发头晕和全身乏力的精神状态改变。为了避免食用精糖而诱发疲劳,可以选用未经提炼的糖类食品。
    此外,如果机体缺乏维生素C和复合维生素B,也易诱发疲乏。其实,“饭饱神虚”是身体的一种正常的保护性抑制,是一种自然的生理反应。

    一般来说,饭后休息片刻,神虚的现象便会逐渐消失。
    人在饥饿时,胃内空虚,而胃酸相对增多,所以会有“心酸”的感觉,患有胃炎或胃溃疡的人,感觉更为明显。

    所以民间有“饱打瞌睡,饿心酸”的说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