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野掇拾】自汗●盗汗●疾病
(2015-09-10 00:03:06)
标签:
365健康入睡汗液病人 |
医学上将在醒觉状态下时时汗出,称为“自汗”,是指不因劳累活动,不因天热及穿衣过暖和服用发散药物等因素而自然汗出的表现。在睡眠中出汗、醒后即止,称之为“盗汗”。盗汗与自汗也可同时存在。其实,自汗和盗汗都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自汗多因营卫不和、热炽阳明、暑伤气阴、气虚阳虚等引起,可见于外感六淫或内伤杂病,前者多为实证,后者多为虚证。而盗汗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证。盗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汗出。下面,重点谈一谈盗汗与疾病的问题。
盗汗的症状有哪些?
盗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盗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盗汗出,有的刚闭上眼睛一会儿即盗汗出。出的汗量,相差很大。
根据盗汗病人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
轻型盗汗 轻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时许或在醒觉前1~2小时时汗液易出,汗出量较少,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醒后则无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适的感觉。
中型盗汗 中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则可使睡装湿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这种类型的盗汗,病人常有烘热感,热作汗出,醒觉后有时出现口干咽燥的感觉。
有些人认为,盗汗是体虚的表现,只要多吃一些“补”的东西就可以了。盗汗的背后有时可能伴发某些疾病,如不及时检查明确病因,就会延误治疗。
甲亢:由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分泌过多的甲状腺素,代谢率增高,表现为神经兴奋性增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可出现怕热、多汗,也有夜间盗汗者。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多汗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兴奋,而致汗腺分泌增加;其次,血糖代谢率增高也是糖尿病病人多汗的原因之一。
结核病:盗汗是结核病中毒症状之一,是由于结核菌的毒素及其代谢产物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结果。
肿瘤:盗汗也是肿瘤病人的常见症状之一。
此外,高血压病、更年期综合征、低血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心内膜炎等疾病以及术后体虚、精神紧张、心理压力等因素都可能引起盗汗。但大部分盗汗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其发病机制主要是交感神经异常兴奋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