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点急救】夏日急症抢救方法
(2015-08-08 00:03:06)
标签:
365健康人中穴患者人工呼吸 |
报载13日下午,一名女性行走在路上时,突然瘫倒在地不省人事,热心路人报警等待警察到来同时,帮她按掐人中穴,试图让她苏醒。很快,当地派出所两名民警赶到现场,经过呼喊和拍打,女子终于醒了过来。
这则“女子中暑晕倒,众人出手相助”新闻中,民众掐人中的急救做法很常见,但大众广泛认可的未必是真解。中暑的起因是高温,首要做的当然是降温,让患者脱离热源等等,可掐人中起到的主要作用是刺激疼痛,说句玩笑话:“这与掐大腿无异”!
现代医学,医生在临床上不使用按压人中穴来急救,包括中暑、溺水昏迷、中毒、过敏休克等是多种不同疾病过程,一招掐人中穴绝技不能救命。昏迷且呼吸停止者,意味着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是唯一选择,越早实施,效果越好,按压人中穴意味着等死。血压下降、休克也是多种疾病可能出现的一个病理过程,例如过敏性休克、心衰心源性休克、失血低血容量休克,应该针对不同病因进行处理。休克和心脏骤停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很多人会混淆这两者。显然,以上所有情况,按压人中穴都没有急救效果的。
掐人中急救有依据吗?
关于“掐人中”在急救中的作用,站在传统医学角度,掐人中最主要的作用是开窍醒脑,刺激人中穴具有改善微循环,升高血压,调节重要器官血流的作用。现代医学上有一种叫做强刺激的方法促使这样症状的患者尽快恢复意识:按压眶上神经,也就是刺激眉弓上面的一根神经,使其剧烈疼痛而恢复意识,这是一种强刺激。掐人中也是一种强刺激,针刺涌泉也是,指尖放血也是,这些操作都会导致患者强烈的疼痛,以促使其恢复意识。
针对由于低血糖、脑血管引起的昏迷,有时用掐人中的方法也可能“刺激”醒患者。但如果是心跳骤停的患者,用掐人中的方法,非但不能将人救活,还可能耽误急救时间,危及患者生命。
保持气道通畅是昏迷急救的关键
很多人在掐人中时方法不准确,不但起不到救人的作用,还会对患者健康带来负面影响。比如,很多人对人中穴位判断不准确,有的用指甲掐,结果导致皮肤损坏,将关注点只放在掐人中的效果上,而忽略了核心救援措施,从而延误治疗。在相关报道中,普通老百姓按压人中时,经常将下颌一起压下,会加重舌根后缀导致气道阻塞。有些人昏迷常伴有呕吐现象,如果此时“掐人中”,关闭口腔,会引起呕吐物气道反流,导致患者窒息。建议普通民众遇到昏迷患者时,不要使用人中穴,保持气道通畅是昏迷急救的关键。即使使用掐人中急救,也不能忽略保持气道通畅等急救重点环节。总而言之,当公众遭遇突然昏迷病人时,不能依赖掐人中这种专家都有争议的所谓“急救方法”。正确的方法是发现有人倒地昏迷,确认环境安全,上前拍肩大声喊叫患者,如无反应,则观察呼吸(胸廓是否有起伏),如呼吸正常,则给予稳定侧卧位,密切观察呼吸,等待急救车;如无反应且无呼吸,则给予心肺复苏或单纯胸外按压,直到急救人员到达。切记,不要耽搁拨打120急救电话,避免错过抢救时机。
中暑晕撅的急救
溺水的急救
溺水的根本机制是缺氧,最新的关于溺水急救正确做法是:先进行5次人工呼吸,再进行胸外按压30次,随后2次人工呼吸,继之30次胸外按压,随后重复2:30循环。不但首先给予人工呼吸,而且将最初的2次人工呼吸增加到5次人工呼吸,目的也是为了在第一时间提供给患者充足的氧合。
错误的做法是:溺水之后把肺里的水排出,是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急救方法,头朝下排水、背在背上跳、腹部冲击,甚至把溺水者放在牛背马背颠簸、倒挂在树上,目的就一个,把水倒出来。这些做法专业说法叫控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