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糖尿病药物一般可归纳为以下六大类。那么,如何把握降糖药使用“时间窗”呢?
●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
目前常用的有格列苯脲(优降糖)、格列
齐特(达美康)、格列吡嗪(唐贝克)、格列喹酮(糖适平)等,通
过与胰岛β细胞膜上磺脲类药物受体结合,关闭ATP敏感钾通道,细
胞内钾离子外流减少,细胞膜去极化,开放钙通道,细胞内钙离子增 加,促进胰岛素释放。口服0.5~1小时开始起作用,2~6小时作用最
强。该类药物应在餐前30分钟服,作用最强时间与进食后血糖升高时 间相一致,从而起到有效的降糖作用。
●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
瑞格列耐(诺和龙)、那格列耐(唐力
)等,该类药物也是作用于胰岛β细胞,刺激胰岛素分泌,但其作用
机制不同于磺脲类。这类药降糖作用快而短,主要用于控制餐后高血糖。由于该药“快进快出”的特点,因此应进餐前即刻服用,不进餐不服药。
●双胍类降血糖药
二甲双胍可增加外周组织(如肌肉、脂肪)对葡
萄糖的摄取和利用,通过抑制糖原异生和糖原分解,降低肝糖输出, 从而控制餐后血糖。此类药应在进餐时服用,或在进餐后立即服用,
以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α-糖苷酶抑制剂
常用药物为阿卡波糖(拜唐苹、卡博平),通
过抑制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α葡萄糖苷酶(如麦芽糖、淀粉酶、
蔗糖酶),来影响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从而降低餐后血糖。其服药方 法也比较特别,要与第一口饭同时嚼碎服用。
●胰岛素增敏剂
如文迪雅(罗格列酮),通过提高外周和肝脏的胰
岛素敏感性而控制血糖水平。可在空腹或进餐时服用。
●胰岛素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最有效、不良反应最小的治疗方法,
有利于预防糖尿病的合并症。胰岛素的类型不同,注射时间也不一样。 基因重组人胰岛素(诺和灵R、诺和灵30R),需在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诺和锐30),需在餐前15分钟内皮下注
射。
●释惑:用胰岛素不会让人成瘾
糖尿病不是仅仅测一次血糖就可以确诊,而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正规检查。如果被确诊为糖尿病,不要紧张,因为专业医生会为患者量身定制正规科学的治疗方案。切记不要听信市面上的广告宣传,随便乱吃药。对于初发的空腹血糖较高,尤其是消瘦并伴有酮症的患者多为胰岛功能衰竭的表现,应积极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好多糖友以及家属总有这样的担心: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后会上瘾,以后就不能停用了。实际上,使用胰岛素不会产生依赖,不用担心一旦打上胰岛素就停不掉了。从严格意义上讲,胰岛素并非是化学药物,而是人体自身分泌的一种生理激素。每个人都离不开胰岛素,如果没有胰岛素,机体就不能完成新陈代谢,生命也就无以维系。糖尿病就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所致,所以可根据患者胰岛功能情况选择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进行降糖治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