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海拾贝】“病理学”:医学之本

(2014-12-27 00:03:06)
标签:

365

健康

病理学

医学之本

医生的医生

    现代临床医学之父威廉·奥斯勒有一句名言:“病理学乃医学之本。”
    因此,在临床医学上病理医生亦被称作是“医生的医生”。
    病理学,这个已走过百年历程的重要基础学科和医学之本,已经从单纯定性到指导精准用药的学科了。精准的病理诊断对指导临床医生治疗和保护病人利益很关键,所以说,病理医师是疾病个体化诊疗和预后判定信息的最佳提供者。
    病理医生以前只能通过显微镜,凭肉眼从形态学上进行病理诊断。
    随着免疫组化、分子病理等新的病理诊断技术的成熟完善,病理医师现在能够从更微小的分子水平进行病理诊断,区分肿瘤亚型,进而指导临床用药,帮助医生判断肿瘤复发、转移的几率,实现更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比如,肺癌分为腺癌、鳞癌等多种类型,不同肿瘤亚型,用药效果大不相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新型抗癌药物阿瓦斯汀对于肺腺癌效果较好,但如果用于肺鳞癌则可能引起大出血。患者该选用什么药物,有赖于病理医生通过分子病理诊断对肿瘤亚型进行准确分类。
  病理诊断的正确与否直接关乎患者的治疗效果,病理科的诊断水平显然更代表着一家医院或医疗机构的整体诊疗水平。
    目前,规范分子病理学科的发展是关键。
    随着病理诊断技术的进步,在蛋白质和核酸等更为微观层面上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分子病理学近年来蓬勃发展,在发达国家已作为常规检查手段开展。但分子病理学引入国内10余年来,仅有20多家大医院应用比较广泛。这种新技术对医生知识要求高,遗憾的是大多数医院即便有分子病理诊断也因为不够规范,和国际上有着很大差距。
    因此还需要加强培训,以规范分子病理诊断。
  病理学科发展还需要着力抓标准规范,加强对基层的指导与帮带,建好远程病理,提高疑难病例会诊质量和水平,提高国内各级医院病理诊断整体水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