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综述】临床抗结核药新进展

(2014-11-23 02:09:38)
标签:

健康

抗结核

菌株

结核分枝杆菌

合成酶

  霉素(streptomycin 1943年美国问世开创了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新时代。
     随后1946年对氨基水杨酸开发成功;1950年研制出乙胺丁醇(ethambutol);1951年异烟肼(Isonicotinic acid hydrazide)顺利用于临床,宣告了结核病从此进入了化疗时代。但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耐药结核病席卷全球,威胁着数以千万计人的生命健康。进入21世纪,新抗结核药物的开发与研制重新点燃人们的希望,其中6类新药尤为引人注目。 
    二芳基喹啉类   二芳基喹啉类代表性药物是TMC207,也称R207910。其作用机制:抑制细菌的ATP合成酶,其作用的靶位为ATP合成酶的低聚体亚单位CAtpE),且仅对分枝杆菌ATP合成酶有选择性抑制作用,而对真核生物(如人类)的线粒体ATP合成酶无抑制作用。TMC207对敏感的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和耐药菌株(包括耐SHREZFQ)具有同等的抗菌活性,与传统的抗结核药物之间无交叉耐药性,对休眠菌也具有良好的灭菌效果。一项TMC207治疗MDR-TB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Ⅱb期1阶段临床试验显示,治疗8周痰培养阴转率(48%,10/21)明显高于对照组(9%,2/23)。 
    硝基咪唑吡喃类   主要药物有PA-824和OPC-67683,其作用机制为抑制蛋白质和细胞壁脂质的合成,仅对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具有抗菌活性,对繁殖期和非繁殖期结核分枝杆菌或持存菌均有杀菌作用,对敏感和耐药菌株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与传统的抗结核药物之间无交叉耐药性。一项随机部分双盲的Ⅱa期临床研究显示,PA-824具有良好的早期杀菌活性。OPC-67683期和Ⅱb期临床试验研究正在进行中。 
    二胺类   代表药物为SQ109,其对敏感菌株和耐药菌株具有同样的抗菌作用。胞内外的菌群均有良好的杀菌活性,与INH相仿,优于EMBSQ109单剂300mg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Ⅰ期临床试验和多剂量递增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6种新的SQ109类同剂也显示了良好的抗结核分枝杆菌作用。 
    吡咯类   吡咯类化合物LL-3858对结核分枝杆菌敏感株的MIC为0.06~0.5 mg/ml,对耐药菌株(包括耐多药)也同样具有抑菌作用。对细胞内外的菌群均有良好的杀菌活性。LL-3858期临床试验已完成,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吩噻嗪类   新近发现吩噻嗪类中的甲硫达嗪有抗结核分枝杆菌的作用。阿根廷学者报道,采用甲硫达嗪治疗12位XDR-TB患者,其中10位治愈。印度孟买XDR-TB患者采用甲硫达嗪治疗结果显示,患者发热、盗汗等症状改善,食欲增强,体重恢复,胸部影像学病灶好转。 
    噁唑烷酮类   研究显示,噁唑烷酮类药物中的利奈唑胺对敏感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和耐药菌株具有同等的抗菌活性,对快速增殖期和静止期菌群均有抗菌作用。据统计,至今利奈唑胺用于治疗MDR/XDR-TB临床研究报道10余篇,总例数200余例,临床疗效大多良好。利奈唑胺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且部分较为严重,但一般不影响整体用药方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