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海拾贝】激素作用机制与其在内耳病中的应用(一)

(2014-11-12 08:07:22)
标签:

健康

糖皮质激素

激素

受体

内耳

    激素作为突发性聋、梅尼埃病、自身免疫性聋等听觉系统疾病的主要治疗药物已经有60余年的历史。目前业界权威认为,激素是治疗突聋等听力损失疾病最主要的药物。
    激素的临床应用溯源
    耳鼻咽喉科临床对激素治疗听觉系统疾病的认识始于1945年,NortonCogan首先描述了听力和前庭功能障碍与系统免疫性疾病的相关性。1951年HilgerGoltz首先尝试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来治疗内耳中的炎症。在20世纪50和60年代糖皮质激素被广泛应用于免疫相关性内耳疾病的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同样在60年代,有学者应用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对Addison病(肾上腺功能不全)进行治疗,结果患者的听力损失和平衡障碍获得改善。McCade首先命名了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经性耳聋,并建议应用激素和环磷酰胺进行治疗。在此阶段,大部分学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来治疗听觉系统疾病主要基于激素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可以对抗内耳中的炎症。
    皮质类固醇激素相关知识
    类固醇激素主要由肾上腺分泌,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是一类脂溶性激素,属于四环脂肪烃化合物,具有环戊烷多氢菲母核。类固醇激素的分泌和调节主要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n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轴)的控制。下丘脑的室旁核在接受到大脑边缘系统、脑干及大脑其他区域的压力信号后会激活一些基因的表达,如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CRH)和精氨酸抗利尿激素(arginine vasopressin)。这些激素的释放会刺激垂体前叶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从而促进肾上腺合成和分泌皮质类固醇激素。在人类,糖皮质激素主要为皮质醇。血中糖皮质激素浓度在不同物种呈现出不同的昼夜节律性。啮齿类动物血中糖皮质激素浓度最高峰出现在晚上,而人类的最高峰则出现在上午。糖皮质激素在血液中运输时与球蛋白结合,待穿过细胞膜之后又与球蛋白分解,释放入胞浆,与激素的受体相结合,从而产生相应的生理作用。
    糖皮质激素在人体主要为皮质醇(Cortisol),又称氢化可的松。健康人每天分泌量为15~25mg,具有免疫抑制、抗炎和调节糖、脂肪及蛋白质代谢的功能。研究表明,在动物和人类的内耳组织中均存在着糖皮质激素的受体,且耳蜗中的受体数量多于前庭。在耳蜗中,这些受体主要分布在毛细胞、支持细胞、血管纹和螺旋韧带等处,提示其可能具有调节内耳液体及信号传导的作用。糖皮质激素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也有表达,其也有可能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听觉系统进行间接的调控。
    盐皮质激素在人体主要指醛固酮、脱氧皮质酮和皮质酮,健康成人每天分泌量为200ug,负责调控Na、K离子代谢及液体容量平衡。醛固酮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内耳中均有分布,在耳蜗中主要分布于血管纹和螺旋神经节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数量较醛固酮受体多,但醛固酮受体的亲和力更强。Tados等人的研究则表明醛固酮水平较低的老年人其听力水平也较差。这些都提示醛固酮可能对听觉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