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云“咽喉要塞、兵家必争之地”,其实也形象地说明咽喉部的重要性。对于人体来说,这一要害之处的一种特别的癌叫鼻咽癌。
如果张开嘴巴往里面看,后面红红的肉的地方就是咽部,从鼻腔往后走也是通到了这个咽部。所以说,咽部是鼻腔和口腔都要经过的共同通道。这个通道(咽腔)的周围全是淋巴细胞,全是埋伏在“要塞”里面的英勇无畏的“勇士”。所以从咽部、从口腔、从空气里面所有要进到人体里面去的东西,都要经过这个咽喉这个“必争”的重地,那么这个地方大量的“伏兵”就在那与细菌、病毒等“敌人”进行着激烈“巷战”。于是很多的外来的病原体都在这被消灭,被吞噬。所以说,这个“咽喉要塞”对人体是十分重要。
日常比较常见的就是扁桃体发炎。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是也许您没有想到,为什么有的人容易感冒,有的人不感冒,有的人很少感冒?区别就在于它的咽部的表面,那些淋巴细胞能不能够起到很好的“伏兵”的作用。如果有感冒的病毒来了,这些埋伏的淋巴细胞都把它消灭了,人就不会得感冒了。由此,咽部的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咽部还有扁桃体,人体的很多疾病是扁桃体引起的。比如说,关节痛的风湿病,肾小球肾炎,心脏的风湿性心脏病。所以不要看小小的扁桃体在这个部位,如果处理不好,身体就全完了。所以这个咽喉要地是如此地重要,可想而知。
说到鼻咽癌,还真是很特别。史料记载,1837年Durand
Fardel首次报道鼻咽癌。上世纪初,在五羊城工作的外国医生认为广州人患颈淋巴结肿大者甚多,后来证实大多为鼻咽癌的转移。因此,当时鼻咽癌曾被称为“广州瘤”(“Canton
tumor”)。其特点是两广、闽、湘等地为多发区,且男多于女。发病年龄大多为中年人,亦有青少年患病者。病因与种族易感性(黄种人较白种人患病多)、遗传因素及EB病毒感染等有关,鼻咽癌的特点是癌生长的鼻咽部几乎没什么感觉,而最早出现的异常是耳朵下方的颈部鼓出包块(淋巴结转移)。
虽然多发地区的人不幸运,鼻咽癌多见,但幸运的是鼻咽癌采用放射治疗效果特别好。例如曾经有病人问医生,为什么不给他的鼻咽癌开刀切除?医生一般会告诉病人,放射治疗就可以彻底治愈的,不需要开刀。而且加之鼻咽腔位置深又狭小,其邻近有许多重要的血管、神经、淋巴组织等,手术治疗也非常困难,不易做到根治性切除,何必采用创伤大、风险高的手术治疗呢?
目前放射治疗是治疗鼻咽癌的首选方法之一,原因是多数鼻咽癌为低分化癌,对放射线的敏感性高,并且原发灶和颈部淋巴引流区域容易包括在照射野内。自上世纪40年代起国内即开展了鼻咽癌的深部X线放疗,50~60年代起又开展了60Co的外照射放疗,并将鼻咽及颈部联合大野照射改为小野照射,减少了放疗反应并提高了生存率。社会上不少“抗癌明星”,当问他(她)是什么癌时,大部分回答:鼻咽癌。这就表明了为什么会成为“抗癌明星”的道理了,因为,鼻咽癌放射治疗对于早期病例是可以终生治愈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