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学科普】盘点那些常见的服药“误区”

(2014-09-19 14:14:00)
标签:

健康

退烧药

服药时间

药物

误区

  “这种药一天三次”、“这种药睡前服用”……看病拿药后常听医生这样嘱咐,但是一天三次的服药时间到底如何划分,您搞清楚了吗?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用药误区?在国家安全用药月期间,让我们一起来来盘点那些常见的服药误区吧:

  睡前服药至少提前15分钟

  某种药一日三次服用,通常病人会理解为服药时间跟着餐点走。

  所谓的“一日三次”,其实是药物学家根据实验测定出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速率后规定的,意思是将一天24小时平均分为3段,每8小时服药一次。“一日两次”就是每隔12小时服一次药。“只有按时服药才能保证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达到治疗的目的。如果把3次服药时间都安排在白天会造成白天血药浓度过高,给人体带来危险。而夜晚又达不到治疗浓度。

  睡前服药通常是指睡前15-30分钟服用。须注意的是服药后要稍作活动,不宜服药后立即卧床,以免药物滞留在食道,引起食管溃疡。“顿服”是指将一天的用药量一次服下。

  退烧药镇痛药不可同时吃

  头痛脑热是生活中常见的疾病,患病后人们常常会自行买感冒药、退烧药或者止疼药来服用缓解症状。

  医生不建议同时服用两种及以上的感冒药,或者服用了退烧药的同时又服用了镇痛药,在许多感冒药、退烧药和止痛药中都有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这种最常见的解热镇痛药成分。

  长期服用或过量服用扑热息痛均可引起肝细胞坏死。而其所生成的毒性代谢产物可损害肾脏,造成肾细胞坏死,同样也可直接作用于骨髓造血系统,构成破坏,还可能诱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白血病。

  自行停药分情况

  病人在服用医生开出的药物时,有时候还未服用完药物,就自我感觉身体已恢复,便停止服药。这样自行停药的服药误区在老百姓当中也非常多见。

  有一些疾病可以通过自身的抵抗力增加来消灭体内的病毒,用药的目的只是使症状减轻,因此一旦症状缓解,应立即停药,否则就会给肝脏带来副作用。包括普通感冒、扁桃体炎等。但有的病情复杂,治愈后也容易复发,如癫痫病、结核病、类风湿关节炎等,这类疾病就属于病好后缓慢停药类型,病人应在服药治愈后,为防止复发,继续服药一段时间。

  例如,一位50岁的男性高血压患者。医生开了1个月剂量的口服药,并要求患者半个月后到医院复查,再调整用药。后来患者服药1周后发现血压已恢复正常,就自己把药停了。结果几个月后身体不舒服,再到医院检查时发现血压比之前更高,需要更大剂量的药才能控制血压。

  再例如,糖尿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等慢性疾病,被列为终生不停药类型。这类疾病暂时无法根治,只能通过长期服药控制。一旦药物停止,病情就会复发。如果长期停药,还可能使并发症提前出现。

  如果在服用药物期间发现漏服,需要立即咨询医师或药师,制定正确的补救方案。切不可自行在下次服药时加倍剂量服,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