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广受好评的电视剧《产科医生》刚刚收官,“湘潭产妇死亡事件”的新闻又占据了媒体的头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后经证实产妇死于羊水栓塞。当事态稍有平息,微信上一篇有关“顺产初产妇侧切”的文章又被疯狂转载。公众对妇产科“内幕”的关注程度持续升温,不经意间妇产科在继耳鼻咽喉科“空鼻症”事件后又被“热炒”也成了“高危科室”。究其原因是由于大众对于医学常识的科普层次普遍不高,很容易受坊间传言蛊惑。所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大家对于医生和医技科室的诸多误区及误解。一位同行曾悲愤的写道:“为什么患者及其家人伤医砸院毁物?关于诉求,院方解释了无数次,上级和专家们也都给予了明确的结论,但他们就是不信。是的,他们就是不信任医生。因为有人在不断的灌输给他:医生是没有道德的,不送红包会把你的肛门缝起来;医生是丧尽天良的,八毛钱能治好的病非要你手术。中国医生流下的每一滴血泪,都是不良媒体欠下的血债!”面对一些罔顾事实的不良媒体,将本已被体制折磨得不堪重负的医患关系,推向互不信任、决不信任、永不信任的泥潭中这样的恶劣局面,怎么办?著名现代医学大师、加拿大医生威廉·奥斯勃(1809~1919)说,医师职业用它非凡的仁慈区别于其他职业。因此,这就需要各级医生们积极通过和借助多种途径向社会大众开展范围更广、形式多样的医学科普,以期保持清醒、尊重患者、尊重生命的体现,守住良善,让广大患者不随造谣者起舞,依此来息纠纷,解心结,破解难题。
“坐着说,何如站起来行!”下面,让我们来谈一谈产科还有哪些急症是有致命危险且随时可能“要命”的呢?这些急症可以预防吗?
孕产妇应该在孕期内遵医嘱严格做好各项必要检查,这样可及时发现孕期合并症如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贫血等疾病的早期症状,积极与医生沟通并及时治疗,以便及时得到治疗,将产科急症的风险发生率降到最低。目前对产妇有致命风险的急症主要有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心脏病等。
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目前导致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其发病原因主要是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引起。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80%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正常情况下,胎盘排出后,子宫肌纤维立即收缩,使其间原来开张的血窦受压,血流淤滞,血栓形成能迅速使流血量减少,其止血作用以肌纤维的缩复功能最为重要,如果子宫肌收缩和缩复功能异常就有可能发生出血。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
产妇产后大出血时若不能及时止血,将会造成失血过多而休克,紧急时可能需要摘除子宫来挽救患者生命。孕期要调整好心态,避免分娩时过度紧张。要合理饮食,严格控制胎儿体重避免巨大儿的产生,增加产道负担。尽量选择顺产,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率。
高危人群:所有产妇都有发生产后出血的可能,但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异常、妊娠合并贫血、脱水或身材矮小的产妇、怀有巨大儿孕妇、剖宫产史、凝血功能障碍等人群要格外注意。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与血压升高并存的一种疾病,是孕产妇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及子痫前期、子痫等。症状包括水肿、高血压和蛋白尿。
子痫前期是妊娠20周以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的特殊表现,于妊娠晚期发展呈最严重而紧急情况时,则发生子痫。以抽搐及昏迷为特点,可并发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肺水肿、颅内出血、胎盘早期剥离等。孕期间先兆子痫的发生率为5%-10%,在怀第一胎时,尤其是年龄小于20岁或大于40岁的准妈妈,患先兆子痫的风险会高一些。
对低危人群目前无有效的预防方法。对高危人群可能有效的预防措施有:首先是合理饮食,补充钙剂,口服至少每日1g;其次适度锻炼身体,提高体质;最后是必须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早防早治。
高危人群:除初孕妇女外,双胎、多胎的孕妇;有高血压易感因素、遗传因素的女性;有血管性疾病、肾病及糖脂代谢异常的女性;超重或营养不良的女性,同样也有比较高的患病风险。
羊水栓塞
自1926年Meyer首次报道至今已历经几十年,其仍是最凶险的分娩期并发症之一,一直困扰着产科医生。对于死亡率很高的羊水栓塞来说,起因于羊水、胎儿细胞、胎发、胎脂或其它碎片进入母体的血液循环中,引起母体对胎儿抗原产生的一系列过敏反应,进而使产妇发生血液栓塞,造成心肺衰竭或大量出血。具体来说,就是羊水中的有形物质直接形成栓子,通过肺动脉进入肺循环,使肺小血管痉挛阻塞。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衰竭。羊水中所含促凝物质进入母血后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产妇出现大出血。如果给产妇输血,输血的速度都赶不上出血的速度,就会导致过敏性休克,最终可能导致死亡。
减少不必要的产程干预;避免宫缩时人工破膜;严格掌握缩宫素使用指征;防止宫缩过强;防止产程过快;在剖宫产时,钳夹开放血管后吸净羊水等做法,可以将这种风险降到最低。
高危人群:孕产妇年龄超过35岁以上、生产次数多、有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过期妊娠、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胎膜早破等合并症,分娩时宫缩过强或缩宫素应用不当、手术产均有可能诱发羊水栓塞。
妊娠合并严重内科疾病
妊娠合并症也是比较危险的孕产妇重症。对于本身患有心脏病、慢性高血压病、糖尿病肝炎、甲亢、肾病、贫血等原发性疾病的准妈妈来说,要特别小心。孕期总血容量增加,血液动力学改变,心排血量明显增加,心率加快,准妈妈的心脏会进一步增加负担,引起心功能再减退,甚至孕产妇死亡。
原来就有糖尿病或怀孕时所分泌的大量雌性激素、黄体素与肾上腺皮质素会加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抵抗力,导致血糖上升的妊娠糖尿病也是妊娠期一大合并症,主要是指怀孕前未患糖尿病,而在怀孕时才出现高血糖的现象,其发生率为1%-3%。若经医生诊断为妊娠糖尿病患者,可遵医嘱按照正确的方式饮食,并做适量的运动。必要时须注射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以确保母体与胎儿健康,避免并发症。
高危人群:肥胖产妇、有严重的家族遗传史、已有心血管病史、肝炎病史、肾功能减退者。
提醒:孕妇要注重产前检查
对于孕妇来说,孕早期应该将既往病史、药敏史、家族史、月经史、妊娠史等详细地与医生进行沟通,定期接受产前检查,让医生来全面了解孕妇的身体健康情况,并评估是否可以承受住妊娠的全过程,查看有无不利于妊娠的危险因素。及早识别,早期监护,合理产科处理是成功救治的重要因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