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俗称口水或唾沫),古人称之为“金津玉液”。唾液是食物消化的关键,有助预防龋齿和感染,保证咀嚼和吞咽。离开唾液,人体就无法正常分解和消化食物。唾液还是最好的健康指标之一。美国《医药日报》揭示出唾液隐藏的那些您可能不知道健康秘密。
测唾液可查多种疾病
唾液保持体内平衡,一旦体内发生失衡,唾液就会有直接体现。通过对半滴眼药水大小的唾液化验,医生就可揭示出有关人体的一系列生物秘密。英国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唾液中一种特定蛋白质的测定,可评估患者心脏病风险。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和加州大学共同研发的一种唾液测试法可查出99%的胰腺癌、95%的乳腺癌和80%的口腔癌。
唾液体现压力情绪
人一旦紧张,唾液腺就会向口腔分泌唾液α-淀粉酶。通过该淀粉酶的测定,医生可测量孕妇对胎儿产生的压力。研究人员解释,唾液中压力激素皮质醇的失衡使人对压力事件非常敏感。
唾液止痛效果是吗啡的6倍
英国《自然》杂志刊登法国一项研究发现,唾液中不仅含有72种不同类型的细菌,而且含有一种天然止痛物质opiorphin,这种物质的镇痛效果是吗啡的6倍,有助于阻止脑啡肽疼痛信号到达大脑。
唾液分泌昼夜不停
人体唾液分泌24小时不间断,从吃每一口食物到经历压力事件,唾液腺都会加大分泌量。一个人平均每天分泌唾液2~4品脱(约合1137~2273毫升)。
紧张压力大,唾液分泌少
唾液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减少被称为“口干症”。这通常会发生在紧张、心烦意乱或面临很大压力的时候。经常口干会导致吃东西、咀嚼、吞咽甚至说话困难。
某些药物会导致唾液减少
唾液浓稠说明唾液腺分泌唾液更困难。治疗过敏、疼痛或感冒的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都可能会导致口干。这些药会改变进出细胞的水流量变化,若不及时治疗,则会导致龋齿、牙龈疾病和口腔感染。
唾液腺也会长结石
唾液腺结石(也称涎石症)可发生于唾液腺导管或腺体内,90%以上发生于颌下腺。患者除了感觉口干之外,还可能出现脖子疼痛或吞咽困难。唾液腺结石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是长期炎症导致矿物质在唾液腺处堆积并钙化成为结石。
那么,祖国医学对“口水”的认识是什么样的呢?
中医有句老话,叫做“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中医中讲的津液是构成人体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在人们的保健生活中,这句老话话是很有意义的。下面看唾液对人体养生有八种功能:
止血作用
口水能促进血液凝固,口内外伤或拔牙后引起出血时口水可帮助止血。
润滑作用
津液中含有黏液素,可使口腔润滑柔软。
冲洗作用
口水能把食物残渣冲洗掉,以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
稀释作用
当酸、苦等刺激性食品或水果进入口腔时,唾液分泌增加,把它稀释,便于吐出或咽下。
抗菌作用
唾液中的各种有机和无机成分通过不同机理,产生一定的抗菌作用,可以防止口腔、咽喉和牙龈发炎。
治伤作用
唾液中有一种神经生长素,这种生长素能显着地缩短伤口愈合时间,能加速烧伤皮肤的愈合。
消化作用
唾液中含有大量淀粉酶,能把淀粉水解为麦芽糖,使之易被吸收。
抗衰作用
唾液中含有一种能使人保持年轻的“唾液腮腺激素”,能使人聪明、齿坚、肌强,这样即使人到老年也会红光满面,不减青春活力。
由此可见,“口水”是宝贵的,不能随意浪费、弃失,要善于促进口水的分泌,达到健身强体、养生长寿的目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