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幽门螺旋杆菌癌症慢性感染人乳头瘤病毒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或许答案是五花八门的:有人说是遗传的,有人觉得是接触了致癌物质,有人认为是环境污染,也有人认定是会相互传染的,还有人怪“命不好”……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乔友林教授给出的答案或许让不少人感到意外:慢性感染。为什么呢?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有些癌症是“传染”来的。在我国,乙型/丙型肝炎病毒、幽门螺旋杆菌、人乳头瘤病毒(HPV)和EB病毒是最常见的感染致癌因子。中国是“肝炎大国”,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绝大多数与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关。它们通过急性、慢性炎症进一步演变为肝硬化,部分患者最终可导致肝癌。幽门螺旋杆菌在人群中的感染率高达50%~60%,是最为普遍的一种感染细菌,它可能引发胃炎和消化性溃疡,长期感染可能发展成胃癌。而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祸根,已被证实是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通过性接触传播。鼻咽癌的高发则与EB病毒感染脱不了干系。
感染和癌症虽然不是直接的因果关系,不会“一击毙命”,病菌却会悄悄潜伏在我们的体内,伺机发难。这个过程大约需要10年或更多的时间,如果能阻断其传播,将它们消灭在摇篮里,便能有效预防癌症的发生。
首先,打疫苗。来自台湾的数据显示,自1984年对95%的婴幼儿及儿童注射乙肝疫苗,20年后乙肝带菌者从10%~20%降至0.2%,肝癌发病率也相应减少7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