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机械性摩擦等物理因素,可引起的皮肤损伤,称为物理性皮肤病。
1.鸡眼
是局部长期受压或摩擦所引起的圆锥形角质增生。
临床表现:皮损为淡黄色圆锥形角质栓,其尖端深入皮内,基底露在表面,状如鸡眼。行走或站立时,因尖端压迫剌激真皮内末稍神经,产生疼痛。好发于足底及足趾,青壮年多见,病程缓慢,不易自愈。
激光治疗:患者取舒适位置,常规消毒,局部麻醉,多采用CO2激光治疗。用中能量CO2激光束,在皮损周围1-2毫米处烧灼一圈,将鸡眼顶部厚厚的角质层切除,然后对基底部分烧灼汽化,直到将皮损彻底清除,形成锥形陷坑。
术后处理:术毕涂以1%龙胆紫液,或涂抹湿润烫伤膏,加压包扎,防止出血,保持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治疗结果:有人统计:1988年-1998年,采用CO2激光治疗鸡眼159个,其中治愈1
17个,治愈率为73.58%;好转29个,占18.24%;无效13个。
2.胼胝
俗称强子。是因局部长期受压或摩擦所引起的角化斑片。
临床表现:皮损为圆形或不规则形角化斑块,呈黄色,表面光滑,边界不清楚,触之坚硬,有明显压痛。好发于足底、手掌等易于受压和摩损的部位。
组织病理:表皮角化过度,可超出正常角质层的数倍,真皮正常。
激光治疗:常规消毒,在局麻下,用中能量CO2激光束,先在皮损周围烧灼一圈,然后用带齿镊夹起一端,将皮损完整切除,切割时靠近皮损部分,以免损伤过多的正常组织,最后再用小能量激光凝固创面,形成一层焦痂,涂上1%龙胆紫液,隔日换一次。
治疗结果:有人观察,术后3-4周脱痂而愈。如受压摩擦原因不解决,有复发倾向。治疗的12例患者、17处皮损,除其中2处于术后6个月角质层又逐渐增厚,其余15处痊愈。
3.褥疮
多见于长期卧床和瘫痪患者,由于局部组织的血管神经受压,影响血运,发生营养障碍,导致全层皮肤坏死。
临床表现:早期皮肤潮红或苍白,以后发生水泡、摩烂,最后形成深度溃疡。容易继发感染,甚至引起败血症。好发生在接触床褥的突出部位,如骶尾部、髋部及肩胛部。
激光治疗:除全身治疗和解除患部压迫外,局部激光治疗是有效手段之一,可以防止创面蔓延扩大,促进溃疡愈合。用He-Ne激光局部照射治疗,输出功率10-25毫瓦,光斑直径5-6厘米,光距50-100厘米,直接照射皮损处,每次20分钟,每日1-2次,10日一个疗程。
4.冻疮
临床表现:由寒冷引起的皮肤炎性改变叫冻疮,每遇冬季发病。好发于肢端,尤其多见于手指、足趾及耳廓。局部皮肤呈暗红、紫红色肿块或硬结,严重者形成溃疡甚至黑色坏死。
激光治疗:采用He-Ne激光扩束局部照射,治疗方法与褥疮相同。
此外,放疗引起的放射性皮炎、烫伤、灼伤,He-Ne激光治疗也有显著疗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