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野掇拾:为何应避免空腹打针?

(2013-10-21 15:31:52)
标签:

何应

高血糖

方面

喹诺酮

内在

健康

  多临床生化化验项目要求上午八点以后空腹采集血样送检。不少门诊患者采血后接着就诊、取药和进行注射治疗,然后才回家吃饭。医护人员经过长期的观察与总结,发现空腹输注药物的患者容易出现头晕、心悸、出汗及恶心、胃肠道不适等药物不良反应。究其原因,一是饥饿状态本身可引起个别患者出现病理性的反应;二是空腹状态有时会成为药物不良反应诱发和加重的因素。

    食物是血糖的主要来源。血糖的有氧分解是人体获取大量能量最有效的途径。胰岛素分泌在早晨有一个高峰期,以保证从食物中获得的葡萄糖能够充分利用。有些体弱和老年患者维持血糖稳定的代偿性功能减退,在不能及时进食时可出现头晕、心慌、出汗等血糖偏低的症状。据报道,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清晨容易出现低血糖反应,并且有多例低血糖昏迷病例被误诊为脑血管意外,白天与晚间空腹状态也可能发生低血糖昏迷。因此,老年患者在门诊就诊采血后应督促他们立即进早餐,然后再就医诊断、检查或注射治疗。有些患者身体条件较好,推迟就餐时间本来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注射的药物对血糖水平有一定的影响时,偶尔也可引起低血糖症状。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是安全有效的常用氟喹诺酮药物,但都有引起血糖水平异常升高或降低的报道。所以,对空腹注射给药时出现的头晕、心悸、胃肠道不适等症状,应结合患者的病理与生理状况,考虑到是否为一过性的低血糖反应症状。对高龄和服用降糖药物的糖尿病患者尤其要加以注意。

    某些非降压药物,如具有活血祛瘀作用的灯盏细辛注射液,其药物使用说明书提示有时会引起短暂血压下降,以及心悸、潮红、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症状。注射该类药物时也应告诫患者先进餐,使机体获得充足的能量供应,从而具备良好的血压调控能力,增加抗御药物不良反应的能力。

    一般来说,注射给药避开了对胃肠道的直接刺激作用,有利于减少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症状。但是,大环内酯类药物具有胃肠蠕动素作用,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及腹泻等症状同样是注射给药常见的不良反应。空腹状态下,血液中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可与胃肠壁密切接触,发挥其胃肠蠕动素作用。就餐后给药,人体吸收食物中水分和各种营养成分的过程会影响药物在胃肠壁的分布与作用,减少了对胃肠道的不良性刺激。血糖水平本身也与胃肠道运动状态直接相关。低血糖使胃肠运动增强,高血糖则可减缓胃肠运动,甚至引起胃轻瘫。因此,让患者就餐后注射大环内酯类药物,可减轻药物引起的胃肠道运动亢进作用。

    在医院的门诊就医者中,以年老体弱患者居多。其中不少为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医务人员注意到,让患者及时进餐后再进行注射治疗可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这是一项很有实际意义的经验总结,对融洽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提高用药安全性等方面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注射过程中出现的头晕、心悸、出汗、恶心、胃肠道不适等药物不良反应症状常常归结为药物的过敏性反应。但有必要考虑到饥饿、劳累和疾病等机体内在因素可能与药物相互作用,致使血糖、血压和心率等重要生理指标出现异常性改变,使之出现不良反应症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