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野掇拾:花眼·近视·白内障
(2013-08-22 06:02:29)
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逐渐硬化,弹性减弱,睫状肌的功能逐渐减低,从而引起眼的调节功能逐渐下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老花眼。老花眼的整个发展过程,可以贯穿患者40-60岁之间。 40岁后症状会逐步加深,从最初的近距离识字不清,可逐步发展为识字困难、完全无法分辨。
近视患者也会换上老花眼
老花眼一般从40-45岁期间开始出现,主要表现为近距离的阅读、识别困难,是一种由于年龄增长所致的生理性调节减弱。老花眼的整个发展过程,可以贯穿患者40-60岁之间。从最初的近距离识字不清,可逐步发展为识字困难、完全无法分辨。一般来说,普通人到达60岁后,其晶状体就会完全失去自主调节能力,老花度数也会逐步加深为300度以上。
当今社会的中年人群往往还要承担繁重的工作压力,需要长时间用眼,使用电脑等数码产品。这样一来,这些用眼过度和不良的用眼习惯,就会加速患者老花的过程,对其生活的影响也将更大。早年有人说“近视眼不会花眼”。那么近视眼能不能“因祸得福”,逃过老花眼的困扰?其实,近视患者同样会患上老花眼,只是因为其初期的发展过程不太明显,从而让众多患者产生了误解。最终的临床结果还是告诉我们,度过了不明显的老花眼初期后,近视患者的老花度数加深并不比普通人慢。
如今,在国外已有多年临床经验的老花眼治疗方法近日已被引进,为国内日益增长的老花眼人群带来福音。据了解,一种通过超声乳化手术并植入人工多焦晶体的手术方法,除了安全成熟外,还可消除老年白内障隐患,对患者可谓一举两得。
白内障隐患还可一同消除
老花眼手术与白内障手术的原理基本相同,使用的特制人工晶体具有数十年的使用寿命。这样一来,患者在40-60岁期间接受老花眼手术,就可以避免晶体再度老化,自然就没有了往后出现白内障的隐患。目前老花眼手术的最大优点,就是与白内障治疗“合二为一”。在美国、德国等老花眼手术较为普及的国家,接受手术的患者平均年龄都已降至50岁左右,“一人一方案”的个性化优点,也使得患有散光等问题的疑难患者在术后的满意度依然很高。
作为一种脱胎于白内障手术技术的成熟疗法,老花眼手术目前的主要方法是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据了解,老花眼手术的术前检查颇为细致,其项目设置甚至超过了白内障手术的要求。通过眼压、眼底、角膜地形图等数十种眼科专项检查,以及血压、血糖等全身性体检,老花眼手术的术前检查总共需要2-3个小时。
在整个老花眼手术过程中,所运用的超声能量会更低,对眼球损伤小。而且其作为一种典型的门诊手术,一般术后第二天就可摘下保护眼罩,获得正常视力。随后再使用一星期的抗菌类眼药水,患者就能恢复。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