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警钟长鸣:感染性腹泻会“乘热”来袭

(2013-06-26 06:20:07)
标签:

并发症

不良反应

认识误区

根本

来袭

    随着夏季的到来,感染性腹泻患者迅速增多,那么如何来诊断与防治感染性腹泻呢?
    如何判断是否得了感染性腹泻?
    既往是否有不洁饮食史?如喝了不干净的水,吃了不干净的食物,或食用了未经煮熟、煮透的食物等,时间一般在数小时到7天以内。 
    然后是突然起病,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腹痛可表现为隐痛、胀痛,甚至剧烈的绞痛,可为阵发性或持续性。部位可为局限性,如脐周、左下腹、右下腹、上腹部,也可为全腹。大便次数不等,少则数次,多则无法计数,频繁如厕仍不能解决问题,始终有大便拉不尽感觉。 
    此时查体患者肠鸣音亢进。部分患者可能无发热、腹痛,仅仅表现为腹泻。大便外观发生改变,可以表现为水样便、粘液便、血便、果酱样便、脓血便等,颜色可为黄色、绿色、红色等。 
    出现上述情况时,患者可能是感染性腹泻,要及时到医院腹泻门诊就医。
    把好饮食关  谨防疾病从口入 
    感染性腹泻是指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特征的肠道传染病;腹泻是指由于肠道发生病变,正常排便习惯发生改变,每日3次或以上的稀便或水样便。 
    感染性腹泻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通常经水、食物、接触和苍蝇等媒介传播。如果水、瓜果、海产品、蔬菜等各种食物受到污染,人在食用后便可导致感染。特别是集体就餐情况下,容易引起群体性暴发。引起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体主要有三大类:细菌、病毒、寄生虫,在我国常见病原主要以细菌和病毒为主。细菌性腹泻病原菌主要包括志贺氏菌、肠致泻性大肠杆菌、致泻性弧菌,此外,也有一些其他致泻性菌,如空肠弯曲菌和小肠耶尔氏菌。病毒性腹泻在感染性腹泻中占有重要的比例,其病原体包括轮状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小圆病毒、杯状病毒、诺如病毒等。目前国内病毒性腹泻中主要病原体是轮状病毒。 
    正常人每24小时有大量液体和电解质进入肠道,吸收、分泌、排泄维持着动态平衡。如平衡失调,每日肠道内只要增加数百毫升水分就足以引起腹泻。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机制一般有两种情况:分泌性腹泻和炎症性腹泻。炎症性腹泻常伴有不同程度发热,粪便性状发生改变,可表现为水样便、粘液便、血便或脓血便等,医学镜检有较多的红、白细胞。细菌性痢疾引起的腹泻就是典型的炎症性腹泻。分泌性腹泻患者多不伴有明显发热,粪便性状为稀水便,显微镜检查多无细胞,或可见少许红、白细胞。除霍乱引起的腹泻属于分泌性腹泻外,常以食物中毒形式出现的腊样芽胞杆菌腹泻,金黄色葡萄球菌腹泻也属于分泌性等。 
    症状早发现  避免群体性暴发 
    人得了感染性腹泻后,会带来各种各样的不利后果,如腹泻可引起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都会对机体产生严重损害,如不及时抢救,还可能危及生命;长期腹泻还可导致能量供给不足,引起维生素缺乏、营养不良、贫血,经常感到头昏眼花、口干舌燥、四肢疲乏、心慌气短等;腹泻还会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如果病情重、诊治不及时,还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感染性休克、中毒性脑病等,也可发生急性心力衰竭、高血钾、中毒性肠麻痹、肠出血、肠套叠等。所以,看似普通的腹泻,也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儿童和老年人一旦得了感染性腹泻,尤其应该引起注意。儿童由于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往往延误治疗,一旦受到感染有可能迅速出现神志障碍、休克等表现。虽然此时儿童大便次数可能不多,但外观如果为脓血便时,家长就要高度警惕了,孩子可能得了中毒性菌痢,治疗不及时非常容易引起生命危险。及时就医可大大降低病死率。 
    对于老年人来说,情况与儿童又有不同。许多老年人患有各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肺部疾病等,一旦得了感染性腹泻,内环境容易发生紊乱,原有疾病会突然加重,甚至诱发脑出血、脑梗塞、心肌梗死等严重情况,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死亡。 
    群体性腹泻的危害也不容忽视。一旦暴发,大量人群发病,容易产生重症病人,甚至死亡病例,在病因不明时容易引起人群的恐慌,造成社会生活的不稳定。因此,医患都管好感染性腹泻的源头,把好“病从口入”关尤为重要。故提醒朋友们,不在路边不卫生餐点就餐,避免食用不卫生的水果、凉拌菜等;不饮用未经煮沸的生水;吃剩的食物要储存在冰箱中,并且再次食用前应充分加热;一些易带致病菌的食物如螺丝、贝壳、螃蟹等水海产品,食用时一定要蒸熟煮透,杜绝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盐腌后直接食用等不良饮食习惯。 
    预防是关键  切记勿滥用抗生素 
    感染性腹泻危害大,该如何治疗呢?
    首先要明确,腹泻仅仅是症状,根本治疗还需针对病因。感染性腹泻的源头是病原感染,所以针对病原体的抗菌治疗最为重要。合理选用抗菌素非常重要。常用的口服药物有环丙沙星、利复星、黄连素、磷霉素钙等,静脉用药物有三代头孢菌素如罗氏芬等。上述药物对常见细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是有效的;甲硝唑对溶组织阿米巴、梨形鞭毛虫感染有效。 
    有些腹泻是由食物中毒引起,此时病原本身不是感染的原因,而是病原产生的毒素污染食物引起,因此,抗菌素治疗可能不是最重要的治疗。一旦得了感染性腹泻,专业医生的指导非常重要,不合理使用抗菌素不但无益,还有可能带来各种不良反应。 
    除了病原治疗外,对症治疗也非常重要,有时甚至超过病原治疗。如霍乱患者的典型表现是脱水,补液治疗、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是关键。无论成人和儿童,维持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非常关键。 
    许多人认为得了感染性腹泻后禁食有助于缓解症状。但目前认为,除非严重呕吐不能进食外,急性感染性腹泻以及一般腹泻均可继续进食,当然食物要有选择,不能食用油腻、辛辣刺激等食物,以免加重腹泻。 
    在用药方面,不要盲目使用肠道收敛药。感染性腹泻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自身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有助于病原体和毒素的排出。急性腹泻患者一般不主张使用起收敛作用的止泻药物,如活性炭、鞣酸蛋白、次碳酸铋、氢氧化铝凝胶、复方苯乙哌酊、咯派丁胺等。有腹痛的患者可以酌情使用止痛药,可选用阿托品、山莨菪碱等解痉药来缓解症状。
    有些腹泻症状严重的患者特别关心自己是得了痢疾还是肠炎,认为痢疾比肠炎厉害。其实这是认识误区,不管哪种感染,症状表现是最重要的,痢疾患者可以很轻,肠炎患者也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均需积极治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